第527章 尾声——我怎么可能是胡佛?我必须是罗斯福!求月票)(3/5)
与此同时,大明的大资本也被鼓励去“新领地”搞各种开发,这些大资本去了新领地当然也得走机械化大农场的路子。
而这些新领地的机械化大农场的生产成本,是大明本土的小农户的成本根本无法相比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领地沃土得到开发,从大约十年前开始,产自新领地的低成本的农产品开始冲击大明本土市场.而大明本土的小农的日子开始越来越难过。不过当时的大明朝廷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小农的日子难过,才会迁移去新领地当大农场主嘛!大农场的生产效率更高,可以为本土提供又多便宜的农产品。民以食为天嘛,这肯定是好事儿啊!
至于国内破产的小农场和附带在这些小农场上的债务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大不了允许分地农场转让,用转让所得来偿债。
结果生产效率很高的机械化大农场,也开始在大明本土的许多地方出现!
这下,那些还在苦苦支撑的小农小户的财务状况就开始迅速增加,也陆续走上了负债、破产、出走(去海外或进城务工)的道路。
而这个大明本土小农破产的进程是由慢到快,越来越快的。刚开始的时候好像问题不大,但是随着大农场越来越多,小农户的利润越来越薄,破产潮也就越来越猛烈,农产品的产量也越来越多.于是过剩危机和债务危机,就从农业和遍布大明的个人小农场开始爆发了,很快又波及到了一些竞争能力不是很强的大型农业公司。
大量农户的集中破产当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工业品的消费,而海外新领地大型农业公司遇到的危机,又暂时“冻结”了一大堆的建设和投资项目——钢筋、水泥、船舶、车辆、农业机械的需求又跟着大跌!
而大明工业的产能在过的几十年中,也一直处于快速扩张当中!产能本来就已经有点过剩了,消费、投资又快速萎缩了一大块儿,工业当然也跟着一起爆发过剩危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