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吴三桂的根(求收藏,求推荐)(3/4)

如果朱慈烺这会儿到了山海关,听到王永吉的分析,估计也无话可说了。因为朱慈烺也没打算把山海关内的三十万多人都拉走......这是不可能的!沈廷扬能从大沽口运走五万人,就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运几十万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吴三桂也不愿意抛弃山海关这里的三十多万人......倒不是他有多爱民,而是这三十多万人是吴三桂的根。

拥有自己的“根”就是吴三桂最厉害的地方!和此时绝大部分的明军不一样,吴三桂的军队其实是授田的——辽西这块已经没有勋贵和士大夫插手的空间了,所以都在辽军控制之下。而且从孙承宗、袁崇焕经营宁远时开始,就推行辽人守辽东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将关宁军变成了一个以辽西土地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军事集团。

也就是说,关宁军一边吃着朝廷饷,一边耕着辽西的地,不仅在经济上极有保障,而且还将自己的根牢牢扎进的辽西的土地——每一个关宁军士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有家有业,就意味着他们的命运被关宁军的首领,也就是吴三桂本人牢牢掌握了。同时也意味着关宁军拥有额外的动员和补充能力,毕竟一个家庭往往不止一个可以从军的壮丁。

所以四万关宁军不仅仅是四万人,而是四万户和几百万亩土地!现在他们离开了宁远的土地,暂时变成了“盆栽”,处于一种相当无力和彷徨的状态当中。

寻找一块新的土壤,将根重新扎进土壤,就成了关宁军上下一致追求的目标!

谁能够满足他们,谁就是关宁军效忠的对象!

顺便说一下,吴三桂的军事经营能力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在历史上,吴三桂专制云贵十余年,就把关宁集团经营到了可以和大清王朝对抗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