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居然还是贡茶(2/5)

这样说,你们可能还不是很懂。我简单介绍下这种茶叶的特色吧。我们村里的这种茶叶既不同于一般的红茶,也不属于白茶,跟绿茶呢,也有区别。更不是黑茶了。这种茶叶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不仅有我刚说的那些气候、雨水、阳光的要求,对土壤、温差等都有要求。一般生长在我们村海拔最高的山上。虽然茶树都是野生的,但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挑选,我们的祖先悉心培植了这种茶叶,当成宝贝一样藏在云雾笼罩的大山里,不是尊贵的客人来,一般都不拿出来的,都是放在家里留着给自己喝。

慢慢地,我们那里的人爱喝茶,在茶叶的采摘、加工、制作方面,一代又一代人传下了一套独特的特色工艺。刚刚你们见识凤妹子的泡茶手法,也是老祖宗不知道多少代传下来的!”欧阳向前介绍道。

“确实啊,味道嘛,既不是一般黑茶的甜糯稠滑,也不是一般绿茶的薄荷清凉,更不是一般红茶的浓厚茂密。别有一番味道:回甘绵长,滋味饱满,清淡而不失深情,深情而不忘高远。有点意思。”张治学一边品着茶,一边说道,品了一小口,放下茶杯,继续说道:

“刚看晓凤的泡茶手法是你们祖上留下来的?确实跟现在流行的泡茶手法很大不同。”

“确实是祖上留下来的。张处长眼睛比较毒!我们村主要有三姓,欧,欧阳,阳,五百年前都是一家。这茶叶应该就是这三姓祖先留下来的。但这泡茶的手法融合了其他杂姓的智慧,比如李姓人家,朱姓人家,赵姓人家。我们的泡茶手法,主要有几个步骤。分别是: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取盏、点茶(七汤七点)、分茶等。”欧阳晓凤回答道。

“别叫我张处长,那生分。就叫我治学哥吧,我们都是同龄人。那你们这泡茶的手法,跟现在一般的手法,复杂很多啊!”张治学客气了一番,疑问道。

“确实如此,我们的泡茶手法据说是宋朝时候传下来的。相比于现代的,要繁复许多。其实,我们泡茶之前把茶饼碾成细茶粉的工具就需要好几种。加上泡茶时使用的茶盏、盏托、汤瓶等,主要有十二件茶具,有人称之为:十二先生。

必须经过七项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泡茶,也就是我们村说的点茶。点茶必须注水七次,同时,以茶匙或茶筅快速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茶末与水交融,直至茶汤表面显现雪沫ru花。

别看我们这注水次数多,但整个过程不过数分钟,手速要非常快。据说,宋徽宗就是点茶高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