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鱼(2/5)
她已活过一辈子,当然不指望用诚恳打动安氏,只希望安氏明白她没心思勾心斗角,以后能少能直来直去一点,换个轻松。
坐在床边的裴砚眸色微不可寻一沉。
那只是一抹转瞬即逝的情绪,楚沁没有察觉,立在两步开外的王宇却注意到了。
王宇不自禁地屏息,担忧的目光正从楚娘子与安姨娘间划过,便见裴砚神色自若地起了身:“既然如此,夫人好好歇息,我先回去读书了。”
说罢他就站起身,没表露什么不快,却也没理会安姨娘,就这么大步流星地走了。
王宇赶忙跟上,直至走出楚沁的正院,他都没敢抬一下头。
裴砚其实还很年轻,三个月前才刚过了十七岁生辰,俊朗的容颜上仍有几许尚未脱尽的稚气。但许是因为成长经历所致,他性子沉稳,素日喜怒不形于色,动怒时的一抹阴鸷也藏得不可查觉,唯独王宇这样一直跟在身边的人才能在细微间觉察他的心情。
当主子的心情不好,下人总归是紧张的。
裴砚足下生风地回到书房,坐在书案前缓了好久,那抹不快仍没有淡去。
他又过了半晌才迟钝地发觉那股不快的来处——仔细想来,好似是他所求的太多了。
他自幼没得过什么关照,因为生母的事情不光彩,嫡母一度连他的身份都不肯认。后来在几方规劝下好不容易承认了他是国公府庶子,又不肯让他跟着族谱取名,硬生生将他那个从火部的“焰”字改成了“砚”,对外只说他五行里火气太旺,若名中再有火只怕寿数不长,是没办法的事。
这样的说辞冠冕堂皇,既给人添了恶心,又让人不敢说什么。而他的父亲不知是出于理亏还是愧疚,竟默许了嫡母这么办。
所以十七年来,他在裴府都像个外人,下人们察言观色,便也都不拿他当回事。
就这样,他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婚。祖母出面说给他定下了亲事的时候,他明明看到嫡母脸色难看得吓人,也清楚地知道碍于嫡母的颜面,祖母为他挑选的妻子门楣并不会很高,却还是禁不住地露出了喜色。
因为那时候他在想,他可算要有自己的家了。
他一次次地幻想自己娶妻、生子,自此就有了自己的家人。他幻想他的妻儿总不至于和旁人一样欺负他,从此便也会有人在意他苦不苦累不累,他不再是孤独无依的了。
可如今,楚沁一句话就轻而易举地击破了他的幻想。
——他们才成婚三天,他还在摸索如何做个好丈夫,她却在迫不及待地把他往外推。
裴砚眸光沉沉地靠向椅背,压着情绪无声地叹了口气,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先前的幻想十分可笑。
府里许多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但都不喜欢他,他凭什么觉得刚过门的楚沁能跟他互敬互爱?
裴砚靠在椅背上半晌不吭声,王宇也半晌没敢说话。
他比裴砚年长四五岁,自幼就被选到裴砚身边当小厮,眼下虽不知裴砚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却清清楚楚地记得裴砚在成婚之前做了多少安排。
他盯着下人认认真真地布置了给新妇居住的正院,怕府里的人对睦园这边习惯性地不尽心,每件家具他都是亲自过目的;他还亲自挑选了拨给正院的下人,从屋里侍奉的到洒扫打杂的,每一个人都被他往上查了三代家底。
他甚至鲜见地求到了嫡母胡大娘子跟前,跟胡大娘子讨了一千两银子,就为了赶在楚娘子过门之前把睦园里里外外修整一遍,开败的花木也都换了一换。
王宇心里知道在楚娘子过门之前,二人从未见过面,断不会是什么情投意合的旧相识,不懂裴砚为何会如此尽心。可这些细由不打紧,打紧的是一个人只消对另一个人上心了,便多多少少是要图回报的。
裴砚为着娶妻费了那么多心思,想看到的一定不是楚娘子在婚后第三天就把他往外推!
只可惜,这些细枝末节楚娘子显然不知道——裴砚费那些心思也没告诉他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