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莱耶神殿(2/2)

AI:“是否需要飞船靠近?”

“靠近……一点点?”乌拉拉犹豫。

毕竟不知道他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些类似于……烟雾的东西。

隔得太远,光线又几乎没有。要不是乌拉拉实力超群,估计都很难注意到远处海水中那若有若无的黑雾。

然而,当飞船缓缓靠近时,乌拉拉却被惊呆了。

这是什么?

无数灰突突的石柱,肿胀扭曲,拔地而起。构成了数量惊人的建筑群。

探照灯照射之下,石柱表面苍白凹凸,反射出类似于金属的淡淡光泽。

更为奇异的是,巨大参天的海底石柱,顶端纷纷喷射出黑色烟雾样的物质。

如果不是确信自己身处数万米的深海海底,乌拉拉简直要怀疑眼前这些东西是正在喷发的火山……

等等,海底火山?

好像确实有这么一种东西?

作为一名刚升上高中的普通中学生,乌拉拉在自己为数不多的自然科学知识里,回忆起了一种叫做“海底火山”的东西。

好像地理有教过……某些大陆板块运动,地震,还有洋流鱼类什么的,都跟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系……

“不过这个看上去真的不像火山耶……”

乌拉拉喃喃自语。

主要是柱子的形状太奇怪了。

它不是山丘状的,而是一根一根笔直朝上的。

AI分析它的直径在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是非常巨大的石柱了。

比起火山,它其实更像是……某种古代宫殿的华丽宫柱。

等等,宫殿?

海底,宫殿,石柱……

这些关键词唤醒了乌拉拉作为一名爱看小说爱打游戏的普通高中生的另外一些记忆。

“拉莱耶!”

乌拉拉瞪大眼睛,脱口而出。

“这里不会就是克苏鲁传说里的——拉莱耶吧!!!!”

拉莱耶,克苏鲁,旧日支配者……不可名状的恐怖!

小说游戏照进现实。

刺激!

正当乌拉拉为自己的猜测感到不可名状的兴奋之时,飞船里响起AI人工合成毫无感情的声音。

“提示:飞船能源剩余25%,建议尽早补充燃料。”

“是否采集岩石样本进行矿物分析,探求其作为矿物燃料的可能?”

乌拉拉:“……”

AI:“。”

有种突然被拉回现实的割裂感。

什么克苏鲁,什么不可名状的恐怖。

眼前的石柱是不是拉莱耶不知道,但飞船能源不足是铁打的事实。

克总不一定会被惊醒,但飞船断电他一定会死。

真是……令人窒息的现实。

“好吧。”乌拉拉含泪同意。

克总对不起了!

你都沉睡那么多年了,一定不介意我从你宫殿上挖两块煤矿用用吧!

得到乌拉拉的允许之后,飞船外部自动伸出两条机械臂。机械臂顶端是类似于老虎钳的构造,两个钳子那么一夹,就可以把石柱上的岩石块给夹下来。

乌拉拉扒在玻璃幕墙上,眼睛一眨不眨。

生怕机械臂太用力,直接把整个石柱弄塌了。

然而机械臂的动作远比他想象的精细轻柔。

巨大金属钳靠近之后,张开抓取,缓慢收合。动作无声无息,就连水流都不曾惊动。

AI全程控制,从石柱上取下若干标本。随后机械臂收回。

经过一些初步处理后,岩石标本来到了乌拉拉面前。

“哇哦。”乌拉拉不由惊叹。

眼前的石块,和透过飞船玻璃窗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

石块表面的凹凸不平,实际上是由无数细密孔洞构成。乌拉拉不知道这种结构在地质学矿物学上叫什么,感觉有点像女生护理身体去除角质用的那种……嗯……

“火山岩?”乌拉拉脱口而出。

随即灵光一闪——好家伙,海底火山实锤了!

成分分析需要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飞船继续上浮。

乌拉拉无事可做,继续站在玻璃幕墙后面,凝视着飞船外的海洋。

无边无际的黑暗。

宛若烟囱般不断喷发的海底火山。

随着飞船上浮,越来越多的黑烟囱展现在视野里。

乌拉拉惊奇地发现,他原以为如荒野般空旷的海底,原来密密麻麻,满布这些通天巨物。

这里到底是哪里?

他还能回到蓝星吗?

不知过了多久,成分分析的结果出来了。

“岩石样本中包含碳、铁、镍、硫等多种成分。可以开采作为能源供飞船使用。”

AI机械音响起。

“好耶!”乌拉拉松了口气。

AI:“但是……”

这个“但是”一出来,乌拉拉心里立马又咯噔一下,紧张道:“但是什么?”

AI沉默了一下,似乎很难进行表述。

乌拉拉看到地面上亮起一条指引带,一个接一个的箭头,指向某个之前对他封锁的区域。

“请您前往科研区域,使用电子显微镜观看岩石切片吧。”

乌拉拉:“……”

什么,电子显微镜?岩石切片?

这我哪会看呀!

乌拉拉一头雾水,但作为方圆1000*1000*1000立方千米里的唯一拥有决策权的人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他所乘坐的这艘飞船,在教育青少年之外本身还承担了科考任务。因此飞船设有科研区域,原本对乌拉拉这样的普通乘客是不开放的。

现在他是舰长了,哪儿都能去了。

心里却还是有些忐忑,生怕不小心弄坏了什么。

弄坏了他可赔不起啊——乌拉拉第一反应。

随即又有些难过地想到:噢,也不会有人叫我赔了。

带着微微低落的情绪,乌拉拉进入了科研区域。

在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科考设备中,AI贴心地用光圈把某个仪器圈出来。因此乌拉拉虽然在此之前从未见过电子显微镜,但还是准确无误地找到了它。

电子显微镜的造型有点像个竖在电脑桌上的炮筒。AI已经提前放置好了岩石标本,并且显示在了旁边的电脑屏幕上。

乌拉拉看了眼屏幕。只见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岩石标本上,依旧呈现出密密麻麻的无数孔洞。

和宏观观察有些不同的是,电子显微镜下,岩石标本的每个孔洞看上去大小、形状都差不多。

这种高度重复的结构,令乌拉拉联想起了六边形的蜂巢。然而岩石标本里的每一个小房间都是不规则形状的。

更奇异的是,每个小房间里,都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物质。

“那是什么?”

乌拉拉指着岩石孔洞里的物质团。

AI:“是RNA。”

乌拉拉:“?”

乌拉拉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反问:“什么?R什么???”

AI放慢语速,清晰重复:

“R——N——A——”

RNA?

生物遗传物质?

岩石孔洞小房间里的东西,原来是承载生物遗传信息的RNA?!

那岂不是意味着——

乌拉拉瞬间头皮发麻,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特喵的不是石头,是细胞?!!!”

作话:

乌拉拉:啊什么???

AI:啊——嗯——诶——

本文灵感来源于芳斯塔芙&鬼谷藏龙的古生物系列科普,感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