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番外四小小女帝成长记(完)(4/5)
没办法,教他一天,得一个月才能缓过来。
但是当时他们没有把嘉祯郡主和小皇子的差别放在心上,只是由衷地夸赞嘉祯郡主几句。
他们并不没有察觉开泰帝是在把孙女当未来储君培养。
现在往回看,当时开泰帝根本不是让他们去给小皇子讲课的,而是专门让他们教授嘉祯郡主!
一群人先去找卢重英商量该怎么办。
“卢相公是不是早就知晓此事?”杨峰清是在做之中最年轻的,也是最敢说的,开口就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卢重英摇着头道:“有过猜测,但不确定。陛下一天没说,我也不好开口劝。”
卢重英能以外戚的身份坐稳丞相位置,在朝中自然威望不小,只不过这次大家反应都很大:难道到他们这一朝,真的要出个武则天吗?
卢重英道:“还是有区别的,嘉祯郡主是太子殿下的血脉,并不是外姓。”
他对这事早有心理准备,不能说绝对赞同,至少算是不怎么反对。
“说是这么说,可嘉祯郡主终究是要嫁人的,以后天下还不是落入外姓之手?”杨峰清道。
卢重英道:“以后让嘉祯郡主迎皇夫,子女随寇家姓不就行了?何况继位者不贤,江山终归是要易姓的,还没哪个朝代真能延续个千秋万代。我们只管做好眼前的事就好,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又问众人撇去女子身份不提,可有觉得嘉祯郡主不贤、不明、不堪为储君的?
众人沉默下来。
他们再没有教过这样聪慧的学生了。
而且嘉祯郡主自六岁起就随太子殿下夫妇俩出巡,三个人联合出的游记合集详实地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她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大不相同,他们一路读过来,可以看出太子一家三口都对民生民情十分关切。
嘉祯郡主年纪虽小,见识却不比那些常年埋首苦读的读书人少,她去过的地方很多,许多她观察到并提出来的问题甚至一度成为朝中争论的焦点。
如果嘉祯郡主是皇孙,就算开泰帝不下诏,他们也是要为嘉祯郡主请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