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中美合拍片的话语权(2/4)
叶秦昂了昂头,嘴角带笑。
他料到华夏票房爆,没料到会大爆。
半个月,《爆裂鼓手》在全球取得亿美刀的票房。
国内亿,更打破章国师的《归来》,刚刚创立的文艺片最高票房纪录。
在好莱坞的赫纳罗丝收到焦点、探照灯、新线之类的dú • lì电影、艺术电影的片约。
徐淑军很无奈:“我们搜集网络意见,都认为合拍片是烂片,是闹剧。”
“私下里说,难道不是事实吗?”
“还是有不错的案例,《狼图腾》、《华夏合伙人》……”
“香江合拍片早不是卖座的保证。”
叶秦撇撇嘴,“北上这一批有几个认清观众想看的内地故事为核心的电影,不是丫的香江拍了又拍老掉牙的故事!”
中外合拍有3种模式,香江模式、法兰西模式、好莱坞模式。
法兰西模式是文化交流。
当初改开百废待兴,bā • jiǔ十年代,电影厂破产的破产,重组的重组,按冯裤子说的:丫的电影院开成小卖部。
东北电影院甚至变成二人转小剧场,根本没人看电影,更没钱投地下电影。
第六代的电影经费从何而来?
就是找法兰西,所以王晓帅一批六代导演,骨子里亲法,认为电影模式该学法兰西。
“关键是中美电影,今年9月会颁布新修订的《中外合拍片管理规定》,里头最重要的,就提到合作方式。”
徐淑军板着脸,“原则上允许协拍、委拍,但最希望的是合拍,学习好莱坞的技术经验,联合造船,但很多名义上的‘合拍’,实际上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协拍’和‘贴拍’,找几个华夏演员,华夏景点假合拍。”
“我们的话语权太薄弱,根本没法介入,我们需要你的影响力。”
“介入什么?介入这部《一只狗》?光电不会同意吧。”
叶秦愣了愣,合拍电影的运作相当复杂。
合作意向书、剧本、签证入境、成片审核一个都不能少,甚至中途增减主创主演,都得经过光电局审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