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德合作(1/4)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第一百九十二章中德合作
就在德国顾问勃罗姆尽心竭力地训练11师的时候,在他的祖国发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
在1932年7月31日举行的德国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8月,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
而就在这个时候,巴本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坚决不让对方执政。
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的“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
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随着希特勒在德国大选中获胜,出任德国总理。在中德军事合作领域,希特勒见委员长政府驱逐苏联顾问、与苏联交恶等行动与其立场非常合拍。
同时华夏蕴藏的丰富自然资源,特别是如钨、锑等战略资源,和广阔的工业品市场,也正是德国复兴的重要便利条件。
而且作为苏联的邻国,完全可以作为有效的牵制力量和共同反苏的政治盟友,加之他上台之后废除了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因此来华德国军事顾问的级别与规模逐渐提高,原先带有遮掩耳目的私人性质而逐渐转为公开的官方援助。
中德军事合作因此渐入高潮,不仅双方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开始帮助华夏建立军事工业,并在华夏军事工业尚未建成前向华夏提供军事装备。
因此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派遣了声名卓著的,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
塞克特上将是历任德国军事总顾问中最受委员长器重,待遇最高、地位最高的,甚至可以以“委员长委托人”的身份,代表委员长向国民党政府各部门首脑下达指令。
随着塞克特上将以及第四任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到来,国民革命军陆军11师中被迅速调拨了大量的德国顾问,勃罗姆身上的压力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