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继续衍圣公(2/4)
谢尚的未来已是光明坦途,那么他的未来呢?
翰林院从没有一科三甲全留的先例。而他这一科,他虽是榜眼,但论治学水平,他差谢尚良多,论捷才应对,又远不及文明山,再琴棋书画也都是平平,无法与谢尚、文明山相提并论。
似他这样的,离开翰林院是迟早的事。
既然决定要走,自然是早作打算的好。今年会试之后,会有恩科秋试,然后明春恩科会试——折算下来,他在翰林院四年的资历已差不多抵旁人的六年。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翰林院固是清贵,但也实在清太过了。
普通的京官也穷。他家资有限,不似谢尚、文明山能熬。最迟明年底,他必定要谋求外任。
寻个外任好缺可不容易,艾正心底谋划: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谢伯爷现布政山东,往后两年,他交好谢尚,不知道能否在山东谋个好缺?
作为江南文家嫡出幼子,备受父兄疼爱的文明山从没有艾正的生计烦恼。当下文明山跟着众人来迎衍圣公,就事论事思的是孔圣修订《诗经》,教导子弟学诗。诗成为孔氏家学。历代衍圣公都能诗善文,著诗文集传世。
似这一代的衍圣公孔绍熙少年承爵,位极人臣,其诗虽尚未成集,但从人口里流出来的几首看无不遣字工雅,意趣盎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