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2)

他语罢,摸了摸自己右脸凹凸不平的伤痕,红着眼对楚熹年笑道:“这些伤都是她用簪子亲手划的,她一边划,一边哭,让我离京城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不要当官,不要入朝……”

“我不敢躲,也不敢推开她,只记得脸上疼的像剜肉一样,到最后什么感觉都没了……”

“后来我母亲也死了,她用长剑自刎,同那些家将一起,被埋在了郊外……”

谢镜渊缓缓吐出一口气:“我自幼长在西北,从未入京,见过我的只有父亲亲信。当年出了谋反一事,那些人死的也差不多了,后来容貌被毁,更无人认出。我便投身军中,一路到了今天。”

他说这些话时,仍无意识用手紧紧捂着脸,仿佛又感受到了当年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谢镜渊是大将军之子,容貌风流,六艺皆通。入京之后,本可以是京城最尊贵的世家公子。一夕落地,沾染尘泥,最后却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鬼面阎罗。

他属于谢兰亭的那些风光早已被毁。无论是容貌还是姓名,亦或者身份,都随着谢家当年的轰然倒塌而烟消云散。

太子叫他谢镜渊,旁人亦叫他谢镜渊。

除了那枚玉佩,无人再记得他是谢兰亭。

包括他自己也快忘了。

空气不知何时陷入了静默,连窗外的蝉鸣都歇了下来。楚熹年动了动唇,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任何言语都苍白无力。

这故事虽是他写的,原来他却未必懂。

“秦道炎,”

“周温臣,”

还有,

“燕帝……”

楚熹年用指尖缓缓描摹着谢镜渊的五官,极尽温柔,而后在他耳畔低声道:“将军说与我听,我便懂了。”

“日后将军杀仇敌,我便陪着将军一起杀。”

“将军想除掉谁,我便帮着将军一起除。”

第71章契合

这个故事所残缺的部分早已被世界自动补全,残忍尤胜楚熹年笔下三分。

《千秋封侯》中的谢镜渊仅是一名家族覆灭的旁系子弟,心性狠绝,与燕帝有灭门之仇。后在诸皇子中选择投入太子门下,助其造反,不得善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