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1)

两人向亭子中走去,有那伶俐的看出主子的意思,自去安排饭食。

魏康乐脑子一转,问道:“他找你可是为了玻璃窗子?”

栗子煜看着他满脸赞叹。

魏康乐看到夫君的表情面露得意,“这有什么,就梁斯闵那人,哼,什么都想和我比一比!”

“那乐乐觉得我要不要给他行个方便?”栗子煜看到魏康乐的眼神,又改口道:“夫人猜猜,我有没有给他行这个方便?”

魏康乐抬了抬小下巴,一副算你识相的模样,暗自为自己又一次识破了对方的小伎俩而高兴。

魏康乐本是个爽直影子,可谁让他家这个男人一肚子的弯弯绕绕,被套路多了,他也习惯了多思多想。

“那还用问吗,我猜沈二这回没少出血吧!”

栗子煜接过侍从手中的垫子,铺在座椅上,扶着魏康乐小心坐下,这才说道:“还是夫人懂我!”

其实不是魏康乐懂他,主要是栗子煜的骚操作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要说魏康乐虽然不是男子,可是从小在宦官世家长大,耳濡目染,对于官场上的那些套路也是见惯了的。可是他家这位却是不走寻常路。

你若说他清高自持、不喜结交权贵吧!满朝文武不知不觉间泰半已经和他打过交道。

若说他渴慕权势、一心钻营,可他们工部的新鲜物事却没少让那些大人掏钱。就说之前的马蹄铁,哪个文臣武将家里不会豢养几匹宝马良驹?听到马蹄铁可以保护马掌,可不是要趋之若鹜嘛!他又搞了个私人定制,可不是让人又爱又恨。

等到午膳端上来,栗子煜就专心地给媳妇挑鱼刺,最近魏康乐格外喜欢吃鱼,今日的是鲫鱼,刺较多,栗子煜细心地挑了,又蘸了酱汁,这才喂到魏康乐嘴边。

魏康乐现在已经不像原来一般动不动就脸红,只是被夫君像对待孩子般照顾仍然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肚子里有孩子压着,魏康乐现在胃口小得很,可又容易饿,每日里要吃五六餐,栗子煜又喂了几口,魏康乐摆手说“不吃了”,栗子煜这才开始吃自己的。

吃过午膳,栗子煜又陪着夫人在园子里溜了两圈消食,又看着他歇下,细心地叮嘱屋外的丫鬟注意着些屋里的动静,这才又回转衙门。

栗子煜先是将公务处理了一番,然后招来了钟实,这是栗子煜发现的一个人才,和他的名字相反,钟实极为擅长打探消息,新近发生的事鲜有他不知道的。

钟实进来后先是恭维了一番:“有大人在,咱们工部的日子显见的是过的如意多了,听闻今日大人为御造坊的师傅们招来了一位大主顾,别的司、坊可都羡慕的紧呢!就盼着大人什么时候也能为他们想个来钱的路子。”

“我可是听说你们私下没少编排我,你莫不是忘了我是如何发现你这被埋没的人才的了?”栗子煜语气中带着调侃。

此话一出,钟实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

原来那时他正与人说:那栗主事也不知怎么想的,翰林院是何等清贵的去处,竟是说舍就舍了,来咱们这吃力不讨好的地儿,以后还不知如何后悔。多少人家培养读书人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倒好,那可是榜眼哪!天大的福气,可是他竟是直接改姓了“魏”!

“大人,这事儿还是休要再提,真是叫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底下人的心思哪里能逃得过您的法眼,平日里的闲话当不得真,大家伙儿对您可是发自内心地感激和尊敬,若不是您,恐怕如今咱们这儿还是一潭死水。”

钟实这话是发自内心的,要知道他们工部别的不多,就是工匠多,原来上边人总爱肃着一张脸,下面的工匠没日没夜地忙活也赚不了几个钱,那是谁都能对着他们呼来喝去的。

匠人入的是匠籍,子承父业,像他们御造坊,有的人家从前朝开始就在这里了。

可栗子煜的到来却是打破了以往的沉寂,就说他让钱头儿派发下去的牙刷任务,哪个匠人没因此赚几个铜板,邻里间相熟的更是因此受益,哪怕最开始做的粗糙些,可不是还能自己用吗,总有熟能生巧的时候。

提到最近风头正盛的玻璃,谁人不知是工部所出,尤其是栗子煜将那些废弃的边角料直接发给底下的匠人做福利,对于工匠来说,拼接组装那可真是手到擒来,就是废料也能变成宝贝,给家里的窗子装上还能省几钱灯油呢。

更别说还有那手巧的,在匣子里装了玻璃,背面又垫了一层锡箔,竟是能照出人来,比那铜镜还清楚几分,后来只那匣子就卖了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