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2)

栗子煜不觉得这种想法有什么问题,人都是有私心的,毫无情感的那是机器,生前想着身后事,身后名这才正常。

作为从社会制度相对完善的世界的来客,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看GDP和龙椅上那位了。

于是栗子煜就公家公职人员的职务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与秦尚书展开了畅想,两人谈得十分尽兴。

尤其是听到对那些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者,官府可以协助安置家属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时,秦尚书又是激动,又是怅然!

离开的时候,秦尚书感慨了一句:“千弘果然是有宿慧之人!”

栗子煜心下:行吧!如果这样能让你们更容易接受的话。

这边秦尚书离开没多久,国子监祭酒就来了。

这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同时也是当世大儒,姓孟名向阳,致力于著书立说,门人学子无数,对于大梁朝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孟祭酒平日压根就不用管事,对于他的到来,栗子煜还真是挺诧异的。

两人一交谈,栗子煜就意识到自己和人家相比境界低了。

他还在这里想着如何通过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家就已经想到国民教育普及对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及其对于社会再生产的促进上了。

别看孟老年纪一大把,人家的思维缜密着呢!说话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直教人心悦诚服。

说道最后,孟祭酒说:“小友实乃国之栋梁,老朽也有幸看过陛下珍藏的墨宝,若是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盛世太平之景,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最后这句话一下子让栗子煜清醒过来,他算是听明白了,这老先生是来拉赞助的。

栗子煜回想了一下刚刚二人的对话,反向一推就是:我们都想看到国泰民安——国泰民安就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通过教化百姓——教化百姓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