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1/1)
村民和知青们看到他不同以往的表现,不一会儿就安静下来,还有消息灵通的已经猜出了这次大会的目的。
唐洪安提了一口气,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咱们石丘坝在山沟沟里,大家的日子过得不容易,好在如今过了荒年,总算也能混个水饱,不过大家也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咱们的日子苦哇!”
村长的这几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下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唐洪安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脸庞,也是心有戚戚,“可咱们苦也就算了,可不能让娃娃们以后也过这样的苦日子,咱们的日子再苦,也不应该生了病就躺在床上等死,对不对?!”
“对~”
“对~”
“对~”
栗子煜看着周围振臂高呼的村民们,和向明洲相视一笑,没想到村长看着挺粗犷的一个人,实则粗中有细,还挺擅长煽动人心的。
唐洪安:“咱们关起门来说自家话,这些年外面是不太平,可外头的好东西也多,可咱们村里有多少人连这个村子都没出过,有多少祖祖辈辈一直窝在这个山旮旯里的!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侥幸比大家多认识几个字,大家也信任我的为人,当了咱们石丘坝的村长,就不能不为长远考虑。风水轮流转,以后是个什么光景谁能说得清呢?”
栗子煜这回是真对这个村长起了敬佩之心,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总有过去的一天,可过去后的日子要怎么安排?不是谁都能有这个前瞻性的。
“要说还是读书人有见识,栗知青之前就跟我提过村子里应该有卫生所,应该建学校,我想着要真有了这两样,村里来往的人就多了,不说别的,村里的大小伙子娶媳妇也能容易些。”
之前还有些事不关己、心不在焉的村民闻言立马都骚动起来,村长这话说的实在啊!有那家里孩子正值婚龄的更是双眼放光,这不只是娶媳妇、嫁姑娘也一样啊!还有想的多的,村里条件好了,以后不想让姑娘嫁出去受苦,招个上门女婿也不错。
婚配对于山民来说是一个常说不败的话题,村长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没有娶媳嫁女生娃娃有吸引力,向明洲看着周围村民不同一般的振奋还有些不能理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和大家一起高兴。
栗子煜看着高站在石墩上的村长,心下感慨:真是人才啊!
唐洪安一直等大家声音渐小了才大声地宣布:“今天召集这次大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村里在一个多月前提交的建校和卫生所的申请都通过了!以后栗知青就是他们的村医,小向知青任校长,还有另外三位知青做老师,大家高兴不?”
“高兴!!”
唐洪安哈哈大笑两声,“作为临近五个村子中唯一一个将要拥有村小和卫生所的村子,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秋收刚好结束,村委会决定就在休耕的空档把学校和卫生所建起来,这是咱们石丘坝的脸面,每一位村民都要出一份力,共同把这两个工程建好。”
消息一经宣布,欢呼声一片,不就是建房子,出力气吗?他们最不缺的就是一把子力气了,这总比闲下来天天搞政治学习要轻松。
尤其是看到久未出现的梁修出来现身说法,大家看着栗知青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对了,现在应该称呼栗大夫了。
在举村欢庆的时候,唯有马健华满脸阴沉。
段小溪在秋收前就拿着介绍信去了C市,他消沉了一段时间,正打算重整旗鼓,就听几个知青私下说什么代课老师,他当时也没多想,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等后来知道村里要建校招生的时候已经晚了。
向明洲任校长,呵呵,凭什么校长是向明洲,明明他才是最佳人选,心里堵着一口气,他去找了村长。
“哦,马知青,这件事就是栗知青他们提议的,要不我哪儿想的到这些啊,不过村小到时候会找几个代课老师,不如你去问问?”
马健华想起村长的话,明明此时太阳高照,可他心里却刮起了凄风苦雨,他就算去问又能怎么样,他和那两个人已经结下了梁子,再如何也不会考虑他的。
马健华只觉得那两个人是自己的克星,原来栗子煜阴沉沉的不讨喜,向明洲病殃殃的没精神,可他们现在和之前明显不一样了,尤其是向明洲那个病秧子,现在的脸色红润又健康,再也没有晕倒过。
要说是栗子煜的功劳,打死他都不信,他要是有那么厉害早干什么去了!马健华只觉得自己是沾染了那两个人沈身上的霉运,“对,一定是这样”,马健华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