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朱雀”无人机(3/4)

“再扩大的话性价比就低了,零部件装配可能会跟不上,主要是相机系统。”岳作功犹豫了下又说道:“魏总,和索尼签了两年的合同,如果无人机卖的好,可能要面临巨额的相机光学元件定制费用。”

“我也有所顾虑,不过光学元件也就那几家强。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们这次总投入了三亿的研发资金,其中和索尼共同研发的费用就高达1亿,相机系统也并没有优于市场多少,仅仅和对手持平。关于产品的定价你们怎么说?”

“发售价定在4999元。我们单台的生产成本就达到了1200元,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芯片的采购费用,占到了生产成本当中的一半。”唐明江说道。

“没有办法,我们的制造精度才刚刚入门纳米级,现在西方大厂都在朝着5nm进军了。加快各个机型的开发,公司的无人机系列不能只有这一款产品。”

宣传工作的展开是如此的迅速和突然。借助于自媒体的发达,很快微博上的言论就引起了大域科技的注意。

“幕后科技公司进军无人机领域,无人机性能碾压大域科技”

“无人机的新突破,全自动超精密避障系统”

“大域科技无人机霸主地位迎来挑战”

“新品无人机即将发售,发布会即将到来”

借助于小编的助力,无人机的宣传策略瞄准了大量的公众号自媒体平台,唐明江极为不小心的将一份数据不全的性能对比文档和tōu • pāi视角的无人机模糊样貌传到了网上,新品“朱雀”无人机的名字也传了出来。

幕后科技公司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研发阶段,更为知名的产品是太阳能灯具的产品,除了开始的绿化计划和冯翰让公司有了两波热度,在高度密集繁杂的信息时代下,犹如水花一般融入了汪洋大海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