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放虎归山(2/5)

例如刘秀在围剿铜马流民军的过程中,刘隆、杜茂、岑彭、马武等当世猛将都先后投效于他,一是因为其才德足以服众,二则是其展示的实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投效于刘秀可以大有作为。

在获得很多才德兼备的忠臣猛将之后,刘秀的另一行动就是诛除在刘玄身边、时刻威胁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是生命的那些人,其中,以更始政权的尚书谢躬最具代表性。

谢躬和刘秀一样,都是南阳郡人,俩人乃是同乡,只可惜谢躬不能和刘秀走到一起,而是投奔了刘玄,并且在政务处理上尽心尽力,忠心耿耿,是刘玄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前面就是谢躬和刘秀联合,一起灭掉王郎的。刘秀也曾多次暗自试探,看他能否反出刘玄,投入自己的阵营,可惜谢躬一直左右推辞,不为所动。

此刻的谢躬夹在刘玄和刘秀之间,实在是很不好过。如果刘秀胜利,他的结局不言而喻;如果刘秀败,他也中定会因为其多次受到刘秀的收买而遭到刘玄及其手下的猜忌,下场堪虞。谢躬最终还是选择了誓死效忠于刘玄。当刘秀的士兵进入邯郸城之时,谢躬也将刘玄的部队调集进去,一时之间,邯郸城城内充斥着两股不同的势力。他们不仅会各自为政,有甚者甚至会发生一些争执。

此外,谢躬比刘玄更为聪明,他在刘秀离开刘玄进军河北之时,就极力劝阻刘玄不要放虎归山,只是没有成功。此刻他又意识到,刘秀的人望很高,如果不将刘玄失去的人心重新笼络回来,更始政权定会命不久矣。于是,在邯郸期间,谢躬多次向民间百姓和军中将士布恩施惠,企图给刘秀来个“釜底抽薪”,断绝其生机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