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攘外必先安内(5/5)

直到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夏,刘英谋反案件尚自紧锣密鼓的审理之中。一日,司徒大人虞延念及当时有名的臣子公孙弘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向刘庄推荐,请求将之从幽州召到京师任职。可是他哪里知晓,此刻刘英之案虽然即将尘埃落定,皇朝也如一汪平静的水面,但京师却是即将有一场大变。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公孙弘早已经被人列入刘英谋反一案的黑名单,有司衙门正在对其进行调查。虞延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加之阴家闻风而动,诬陷其与刘英早就暗中往来,最终虞延自知难逃责罚,便自裁而死。

自永平三年(公元60年)入朝至今,虞延一向以廉洁称誉,先后担任太尉、司徒两职。可谓位高权重,然而虞延死后,他的子孙几乎沦为乞丐,下场悲惨令人感叹。

刘英一案余波尚在,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虞延一死,刘庄即着人大肆追究“刘英一党”,为鼓励揭发之风,褒扬敢言之士,刘庄随即诏封燕广为折奸侯,统领天下进言之士。继而永平朝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重案爆发,牵连甚广。有甚者,冤屈下狱,死者难以数计。其中也包括郭皇后生的两个儿子刘康和刘延,亦有人告发其图谋不轨,视其情节较轻,刘庄并没有严加惩罚于他们,只是削减封地。

曾经光武帝刘秀在世之时便担心自己儿子比较多,各自握有实权的同时,谁也不服谁,这势必会导致兄弟相残。果然,刘秀才没入土几年,同室操戈便到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恰如后世曹植《七步诗》所述: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