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宫内外纷争(2/4)

说起马氏,她从小生于显贵之家,对于皇宫权力的那些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早已经是司空见惯。而且她从小开始习读历朝史书,对于国家兴亡、个人祸福的道理,也早就深谙于心。马氏知道,如果皇帝赋予外戚太大的权力,非国家之福气。当然,她也许会考虑的更为狭窄一些:如果将来外戚权力过大,则自己的儿孙们势必会遭殃;反之如果一旦儿孙们有能力独当一面,并且认识到外戚权重的害处之时,那自己的那些亲戚们也就会祸从天降了。一面是自己的族人,一面是自己的儿孙,无论是谁受到不应该受到的伤害,都是马氏不希望看到的。

当然,这之中最让马太后恐惧的,还是后者。因为就在不久之前,马氏就经历了外戚权重而招致皇帝削权shā • rén的惨剧。每念及此,马氏都会不寒而栗。

首先是刘庄在位之时,马氏的父亲马援被害一案。

马援本来就已经是皇亲国戚,地位显赫,天下少见。然而他却依然贪功冒进,招致在关键一战上的大败。马援素有贪财之名,所以先帝见其吃了败仗,就显得尤其生气。加上梁松的构陷,马援哪里还有幸免于难的道理。从这一点,马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家族要想长盛不衰,必须要学会韬光养晦。仅仅凭借一颗对于皇帝的忠诚之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可能会在自己权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变质,也可能会在自己“功高震主”之时,为皇帝所不容,更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小人所陷害。怎么样的作为才算是韬光养晦呢?

马氏认为,一方面需要在有功劳时不居功自傲,无功劳之时不一味贪功。另一方面,则是要谨防财富权力对人的腐蚀,只有相对地洁身自好,才能够保证皇帝对于自身的长期信任,才能够保证自己家族的兴旺不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