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入股风波(三)(2/3)

一帮有特权的工人!耿文辉心道:“这帮人才是企业改制的最大阻力,因为改制意味着剥夺了他们不劳而获的特权,一个个不跳出来叫嚣着反对那才叫怪呢。”

父亲回到里间时,耿文辉忍不住问道:“爸,不出钱就想要股份,他们怎么这么理直气壮?”

耿继成替他们辩解道:“老同志跟不上时代发展,对改制方案有点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什么大事。”

“我看曹光东可不是什么误解。”耿文辉哼了一声轻蔑道:“他就是想胡搅蛮缠逼着厂里白给他些股份。”

耿继成见他把老工人说的如此不堪,脸色一变道:“不许这么说人家!他们毕竟是干了一辈子,为厂子奉献了青春,遇到变革有点情绪也是情有可原。”

父子两代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出发点不同,所处的位置更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难免有所不同。

耿文辉道:“爸,规矩是规矩,人情是人情。在规矩面前不能讲人情,否则规矩还叫规矩吗?一旦没了规矩,是非曲直便成了一锅粥,再也拎不清了。”

耿继成见儿子有了自己的见解,不想跟他在厂里公开争执,不得不转移话题道:“电话打完了?”

“嗯,打完了。”耿文辉把自己计划入股三十万的想法跟父亲透露了一下,耿继成吃了一惊道:“怎么?你想进董事会?”

咦?父亲竟然猜到了自己的目的所在!

反正要靠父亲帮着做工作,耿文辉顺势承认道:“对,我是这么想的。”

耿继成沉思道:“现在进董事会有点太早,你毕竟来了没几天……”

耿文辉笑道:“爸,你又来了!既然是股份制,就要按规矩来,只要我的股份占比达到一定额度,就有资格提名董事,跟资历有什么关系?”

虽然儿子的想法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但县级企业改制跟成立一个新公司还是有所不同,存在着很多不可预测的变数,绝不是出资多就能说了算这么简单。

耿继成沉思了半晌,终于道:“这件事你不要跟别人说,统计出资意向时先不要填,我跟几个领导通通气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