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约而同(2/3)

栢城的私营机动三轮车主大多是些下岗失业群众,迫于生活的压力才走上这条非法营运之路。机动三轮车由于乘坐的条件差,所以收费低廉,一次赚上个块钱就算得上是好买卖。

因此,若是每次拉客人来能额外给上个两三块钱,这些机动三轮车主绝对会很高兴地蜂拥而至。

交通的问题算是勉强解决,接下来需要考虑招揽顾客推销摊位的难题如可化解。

批发市场计划在年后的二月十八日正式开门营业,满打满算离现在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招揽到两百多个商户,以目前市场招商的情况看,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是得想办法打响头炮,这样才能在后续时间里尽快吸引到更多的商户来市场里摆摊设点。

耿文扬皱眉苦思道:“怎么样才能打响头炮呢?靠那七八户摊主不大现实,还是得靠我们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靠我们自己……”耿文扬冥思苦想中忽然灵机一动:“咦?惠姐不是书贩出身吗?而且她在鹏城还有音像磁带货源。不如利用这个便利的条件,把我们一期项目做成专业的音像文化市场。”

迄今为止,栢城周边县市尚未有一家专门的音像品批发市场,如果再加上书籍、字画、篆刻等高端文化产品,站南惠民批发市场便可以专营音像文化产品为噱头进行广泛宣传,从而搏出名气打开局面,为后续的二期三期建设项目开一个好头。

主意一出,困难迎刃而解。耿文扬很快又琢磨出一个妙招:以公司的名义雇上一批销售人员,利用那些空闲的两百多铺面售卖书籍音像磁带书籍等文化产品。

公司则以一定的优惠价格提供给他们货源。销售人员各自凭本事决定售价,其间的差价就作为他们的奖金或者提成

这样一来,既盘活了闲置的铺面资产,又能充分赚取到一定的利润,还能帮着街道和区里解决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正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

不过,这个计划若想付诸实施,闵惠的态度最为关键,因为音像品和书籍的进货渠道需要靠她来解决。

耿文扬正在考虑如何跟闵惠提起此事时,忽听得有人轻轻敲响了门。

“请进!”耿文扬坐正了身子喊了一声。

房门一开,进来的赫然正是他想要找的闵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