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义学新立(3/4)
“不错,这间书房才正像是九太爷用的呢。”顾云岳满意的点点头。
“都是二太太和大姑娘细心,怕我三个孙儿回来他们几家子住不开,要叫我们住在隔壁那处宅子,叫我回了,几个孙子回来,就住前院去,横竖他们也是来替书院做事的,有什么可像大家子老爷似的呢?”九太爷这些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哎,九太爷不必如此。要兄弟们回来,除了替九太爷忙些义学之事,还得照顾二老,我早已经听我那大侄女说了,必须得叫九太爷无后顾之忧,这样您才能安安心心忙于义学事务。您就不必操心了,到时屋子不够住,就听我媳妇她们的安排就好,安排屋宅之事,还得是女人们更细心些。”顾云岳又道。
九太爷请他们坐了,等人上了茶,顾云岳又说起了让夫子们帮九太爷修订书稿之事。
“哎呀,这些日子我正忙着些事,大姑娘给抄来的书都细看了。着实不凡,尤其是替我抄来的三字经、声律启蒙这些,着实富有深意,也不知是何方大贤写成,恰好几位先生来了,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番。”顾旬立刻取了书稿来,分给众人来看。
这些人都是做学问的,只要一看便知道这样的书对于刚刚启蒙的孩子们来说是怎样的分量。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叹。
“老太爷,这书咱们修订了,先就让咱们义学当中的孩子们学习。可是我们家大姑娘的意思,这些书都是她平时看的闲书里面超露而来,原作者是谁连她自己都恍惚了,所以老太爷你们且先学着,也可以做些修改变更,但且不要到处宣传就行!”顾云岳又想起了侄女对自己的嘱托,赶紧叮嘱九老太爷。
“哎,这样的好东西怎么能不拿出去传扬天下呢?”来的三位夫子当中最年长的周夫子已经看完了三字经,对顾云岳这句话却有些不解。
“周先生不知道我们家那位大姑娘,她凡事都要真正看到效果,才肯让人出去说,不如我们先好生教学,如果学子们学着这个好,那自然不必我们去说,天下人也渐渐都知道了呀。”顾云岳又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