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孝文之治(3/5)
太子,朕今日将这个道理再教给你,你可知晓了?”
刘彻就坐在刘恒的下首,闻言连忙道:“回禀父皇,孩儿知晓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刘彻心中却不是特别认可这一点。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做了多年的梁王,在梁国之中的种种见闻,让他认为朝廷收税低,只是便宜了那些大族。
因为大族手中的土地更多,商铺更多,从朝廷的减税之中得到的利益更多。
在刘彻看来,这都应该是朝廷的钱!
所以与其减税,不如朝廷多收税,然后用这些税收来做大事,比如兴修水利等关系国家社稷的大事。
而且刘彻在梁国之时就感觉国事之靡费实在是巨大,不多收税甚至就连官吏都养活不起,更不要说还要养活王国军,还要供王宫之中的各种花销,毕竟不是每个权贵都像刘恒这样勤俭节约。
这完全是两种执政理念的不同,也是两种做人理念的不同。
贾谊继续汇报道:“大将军出征所准备的粮食兵器如下,平定西南夷的花费尚在朝廷接受范围之内,具体的情况还请大将军为您讲述,臣就不在这里多加赘述,这不是臣所负责的范围。”
刘恒听着贾谊汇报出的那些数字,喟然叹道:“这世上果然没有比战争耗费更大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了。
若是这些耗费投入关中,恐怕百姓皆能食一餐饱饭。”
绛侯周亚夫闻言有些无奈,生在如今这位皇帝的手下,实在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