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太平有礼为诸侯(2/5)
诸侯们稍微一合计,就发现前来勤王的人数量多的可怕,共计二十八路。
第一路,英侯洛川为首,留侯张安、酂侯萧鼎、安阳侯韩立、淮阴侯韩章这五大金令县侯,共计五路诸侯,带着十个郡的豪杰武士前来勤王。
第六路,无双侯、骁骑将军洛空,三万铁骑,除了董卓之外,勤王诸侯实力第一。
董卓的实力是因为李儒早就有不臣之心,早早的就按照造反的规格打造的,最差的结局就是割据凉州和司隶,十数年的假想敌都是汉廷,实力自然不一般。
第七路,都乡侯,车骑将军皇甫嵩。
第八路,新城乡侯,征南将军朱儁。
第九路至第二十二路,皆是诸郡太守、王国相以及杂号将军,基本上两千石左右的一郡之长,或者是兵力众多的将军。
比如弘农、南阳、汝南、颍川、三辅、九江、江夏等,又比如胶东国相、梁国相、楚国相等,再比如白马将军、护乌桓将军等。
这些诸侯要么是海内经学名门子弟,要么是边郡两千石麾下的武人。
经学以袁陈荀王孟刘孔等为首,在以郡为国、以守为君的观念下,太守是最容易聚啸豪杰之士的。
公孙瓒就在这其中,刘备则在公孙瓒麾下,毕竟刘备的县令之职还是公孙瓒给他运作的,还没有资格作为一路诸侯。
公孙瓒的名望虽然不高,但他的实力在诸侯中算是强的,仅仅三千精锐白马义从就已经让公孙瓒脱颖而出了。
幽州之地的儿郎都有一身好马术,公孙瓒和刘备两人聚啸豪杰,不算天下精锐白马义从,刘备从涿郡之中招募,为公孙瓒招募到骑兵两千,步卒一万,他自己也得到了数千人马,实力很是强大。
这些太守来自不同方向,于是各自分开会盟,依靠家族和个人的声望,以及本身实力的多寡来决定主从高下。
太守之外就是刺史,共有六路,分别是凉州刺史董卓、幽州刺史刘焉、豫州刺史刘岱、兖州刺史卢植、冀州刺史韩馥、徐州刺史陶谦、并州刺史丁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