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了)(3/4)
洛玄镜
爵位:楚国夫人(从一品)(提供1000点)
实权官职:苏州刺史(从三品)
国家:唐
地位评价:江左镇守。】
系统的变化是辅佐姬昭更好的对家族有一个认识,他虽然睡着,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系统该演化,还是会自我演化。
日后如果再出现什么变化,还会继续变化。
现在出仕的洛氏四个人,都为家族提供了不菲的气运点,可以说完美执行了洛苏的计划。
那每时每刻都在增长的气运点,让整个家族都仿佛活了过来,再不复曾经的衰颓模样,这就是现在家族的改变。
唯一有所变化的就是,洛氏对气运点的执着有些比原来还要迫切,这导致洛氏日后可能手段会有些过激,但相当于赚钱嘛,不寒颤。
等到封赏大致结束,有一批人顿时不高兴了,那便是李氏宗族的诸王。
因为李世民给房玄龄等人都封了公爵,而且还是春秋大国这样的公爵,还放在他们这些诸王之前,尤其是李神通很是不满。
他大声嚷嚷着,“陛下,臣是创业的元勋,早在晋阳起兵的时候就在关中起兵,又是陛下的亲族,怎么能够排到这些刀笔吏之后呢?”
李世民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早就想收拾这群宗王了,在这之前,他还去询问过洛苏,能不能动这些宗王。
因为他还记得传说中文公是最重视亲族的,邦周第二次大分封就是洛苏主导的。
洛苏肯定了李世民想法说道:“宗族当然要用,但时移世易,用宗族是要用它的优点。
现在李氏宗族中,无能之辈却占据高位的人太多,甚至影响到了社稷的稳定,这些人是定然要贬斥的。
那些有战功的重用,没有战功的则贬斥,一个良好的宗藩体系对王朝太过于重要,你一定要慎重。”
见到洛苏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李世民立刻就设计了今天这一出,他义正严词的驳斥了李神通的言论,“叔父虽然是宗室,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却几次三番败绩,如果不是窦建德仁德,现在已经不能站在朕的面前。
房杜等人,随着朕在前线,出谋划策,现在大唐有天下,他们的功劳是没有多少人比得上的,朕怎么能因为和叔父的亲近关系而赏罚不公呢?”
李神通都吃了瘪,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面对李世民根本就没人敢炸刺,都安静若素的接受了李世民的安排。
这仅仅是个开始,李世民的下一步就是废除那些没有战功,又不是李唐近支的王位,将他们都降为公侯。
……
在稍后的政事堂会议中,李世民就突然问诸位宰相:“诸位,如同我大唐这样,大封宗室,对于天下是有利还是有害?”
早就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洛玄辰立刻起身沉声说道:“陛下。
自汉代以来,在内服中,都只有封皇子和兄弟王位的,其余宗室,没有功劳是不能有王位的。
周郡王玄夜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才有一个郡王的王位,难道其余人能够和他一样吗?
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了南方,他才有一个郡王的位置,难道宗室这些人,都能够和河间郡王平起平坐吗?
爵位的滥觞,反而不能体现爵位的尊贵。
在一千多年前,邦周的时候,爵位是多么尊贵的东西,划定了礼和无礼的范畴。
后来在乎爵位的人越来越少,这都是因为爵位已经不能体现尊贵。
而且众多的爵位,导致国家不得不为之匹配相对应的礼仪,这让百姓困苦不堪啊。
现在国家急需恢复,陛下,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了。”
李世民闻言立刻说道:“说得好,朕是天子,天下万民都是朕的子民,怎么能够让子民在苦痛中,去奉养朕的宗室呢?
政事堂立刻商议出一个章程,改变现在的局面。”
李世民和洛玄辰一唱一和完,其余人都反应过来,没想到陛下竟然这么快就要对宗室诸王动手。
没有人反对,毕竟就连襁褓中的婴儿都封王,这实在是太夸张了,这道诏令发出去,会迎来广泛的支持,也能极大的减轻现在朝廷的负担。
李世民离开前政事堂前说道:“明日诸位都到太极殿来,朕要为你们介绍一个人。”
介绍一个人?
众人面面相觑,洛玄辰眼中闪过一道亮光,李世民没有解释,直接离开。
……
李世民要介绍的人自然是洛苏。
贞观元年要做些什么,也将在这里确定,这会是洛苏的第一次在大唐群臣面前亮相。
一位位重臣走进殿中,来的最差都是从三品的gāo • guān。
京兆等七府尹、御史大夫。
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这九寺卿。
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
诸卫羽林千牛将军。
几乎一个不落的出现,至于李世民的那些铁杆。
十二卫大将军以及宰相更是一个不落的出现在这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这个阵仗,就算是和突厥开战,也不过如此。
只有少数人知道李世民是要给他们介绍一个人,这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有这么大的排面。
尉迟恭凑到洛玄夜跟前问道:“周郡王,你知不知道是什么人,竟然有这么大的阵仗?”
洛玄夜冷脸说道:“知道。”
真知道?
本来只是随口问一句,毕竟洛玄夜和天子的关系,他们都知道,或许会有消息,但没想到竟然还真的知道!
尉迟恭好奇问道:“是谁啊?看着架势,比周郡王你还厉害!”
他倒不是挑唆,这是事实,有什么人能比洛玄夜还声势大的,他是真没见过。
洛玄夜淡淡道:“我算是什么东西,也配和他老人家比较,一会儿出来就知道了,邢国公,回去坐着吧。”
老人家?
周围的人都伸着耳朵听两人说话,一听这话,竟然能让洛玄夜说出“我是什么东西”这种话,都颇为震惊,难不成是洛氏家主?
陛下这是把洛氏家主从凛冬城弄出来了?
但那也没必要啊。
周郡王就是洛氏嫡系,家主也没有特殊到哪里去。
抱着这种好奇,李世民和长孙氏终于在宫人簇拥下走出,群臣立刻行礼,但目光却落在了李世民身边的那个人身上。
那是个中年人。
那是个老年人。
诶?眼花了?
再定睛一看,那人年纪不算是特别大,但他的气质很独特,尤其是眼睛,有一种沧桑历经岁月变化的感觉,所以让人感觉他好像是一个老年人一样。
诶?
这不是当初在素王陵给天子准备祭祀步骤的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