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4(3/4)

除此之外,睡眠浅的“我”因为和另一个女生挤在一起,所以睡不着的“我”听到有女生意图贿赂负责发食物的教导主任来换取食物。

用什么贿赂?身体。

于是,故事的走向,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在发现满地是雪大巴车无限减速、回到家乡遥遥无期的时候,自认可以作为领导统治者的教导主任,明面支持教导主任却又有自己小心思的人事老师,杀死善良的思政老师的后勤老师,无法忍受而自杀的财务处老师,成为老师帮凶的学生,善良阻止却被杀鸡儆猴的女孩,不愿忍受而反抗的学生,大巴车上所有的人,在还没有走出北方,就自杀自灭的内斗起来。

混乱之中不可避免存在血腥和性,谢皎的这本书当初是在中国写的,而中国扫黄除恶的力度之大,夸张到了就是写接吻剧情写得过于详细,国家都不会让你过审。

现在嘛......

中文版怎么隐晦含蓄怎么写,英文版就直接写了。

谢皎:我可以用鲜花风景古代典故来写中文版sè • qíng情节,因为中国老司机都懂。但是这种方法西方人不会懂啊,所以英文版就直接点来写吧。

最后,在反抗的学生终于杀死老师们而得意洋洋的时候,大巴车之外,那些忍饥挨冻的人砸开了车。

新的灾难来了。

——第二卷.巴士底的七天end。

谢皎给这一卷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是有原因的。

巴士是大巴车,但是巴士底却不是指巴士的底部,而是指法国的监狱,巴士底。

巴士底监狱最初是抵御外敌的军事要塞,但是在14世纪末被改为王室监狱,专门关押□□/犯。后来在法国大革命中,巴士底监狱被毁灭。

现代法国历史学家给予巴士底监狱一些比较中肯的评价:“当时的巴士底狱实际上是全法国生活条件最好的一个监狱,也是巴黎人民畏惧的王朝的象征。”

所以,这个题目第一层的含义就是映射这趟巴士就相当于是巴士底监狱,强者试图以监狱管理支配一切,到最后,弱者的反抗会毁灭这里。

而第二层的含义,就是涉及到了不太为人知道的一位曾经被关押在巴士底监狱里的人,萨德侯爵。

萨德侯爵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sè • qíng文学作家之一,因淫/乱、性/虐/待、强/暴、鸡/奸等罪名而在监狱、疗养院中前前后后总共度过了将近二十八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