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076 进京赶考(2/4)
大明开国以来,河南一向是藩王就藩的热门之地,皇帝的儿子们在封地上过得相当自在,老百姓的日子则要辛苦得多,上船自码头驶出时,柳贺看到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景象与江南之地截然不同。
江南百姓勤劳耕作是能够活下去的,河南百姓就未必如此了。
“河南地处中原,百姓生活怎会如此?”商船之上也有士子在低声议论。
“有农赋有苛政,还有水旱蝗灾。”一位士子道,“河南又不如江南富庶,天灾人祸并行,百姓如何能安居?”
“这也并非一人之力、二人之力便可为之。我等读书不正是为了改变此境况吗?”
这商船上,有自镇江、扬州及徐州等各府登船的举子,春闱在即,举子们一边探讨文章,一边议论着时政,隆庆帝登基不久,各地气象比之嘉靖年已有极大改变,举子们也是摩拳擦掌,试图为颓弊的朝政出一番力气。
柳贺与施允偶尔也会参与到这番议论中,但读书的时间更多一些。
商船过了河南,气候便越来越低了,海河有部分地段依旧上着冻,这里的冻与镇江府的冻截然不同,便是最爱到各地码头上转的纪文选也返回了船舱,再过了几日,便到了北直隶所辖各地。
“快进京了。”
船停在了通州,通州之名取的是漕运通济之义,太仓库便是建在此处,通州码头上人来人往,运船也是一艘接着一艘,眼下正是春闱临近的时候,南来北往的举子均是在此处下船进京。
柳贺与施允先到了位于京中的镇江会馆。
会馆出现于明初,到了嘉靖朝与隆庆朝时发展已十分兴盛,会馆的兴建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应考举子的住宿问题,另一方面也方便本地商人在顺天府活动,如南直一省在京中就有二十多座会馆,这些会馆倒也并不全是试馆,也有行馆,类型可谓十分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