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作答(过渡章,有八股文内容)(3/4)
你说说这孩子一动起武来就目光如炬,十米开外的一根狗尾巴草都能让他瞧出老嫩来,怎么就说个话这么不长进呢,留意了卫景英数次之后,郝胜就暂且灰了提拔他的心,让他在羽林卫安心当差,等日后有打杀的事再安排他去做。
“明日秋闱,”郝胜说道:“听说你家中有人下场应考,轮休一日去吧。”
卫景英谢过他,拎着戟转身走了。
他边走边想:睿元帝都快七十岁的人了,几个皇子掰着手指数他老子还能活的年头呢,各人在京城里见缝插针,到处伸手,羽林卫自然不能幸免。
他刚被郝胜从京兆府擢来羽林卫时,太子秦泰赐了他一副银马鞍,还没用上呢,六皇子秦翊就送了一对紫金铜铸的马镫来,拉拢招纳之意昭然,他敢得罪哪个,又敢应哪个。
是以他只能按捺着缩在羽林卫不动,既不惹事也不出风头,等他多摸几年京城哪儿水深哪儿水浅之后再说。
……
甘州府贡院的考号之内。
“《敢问交际何心也全章》,”卫景平把题目默读了一遍又一遍,而后将这全章的一段话375个字之中的关键句子快速地写在草稿纸上。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这是头一句话,也是最关键的一句,以某人对琢磨了个问题,然后拿着去问大贤孟子,这么一问一答就开局了。
大贤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大贤”,除了能为人解惑之外,重要的是说出一套放之四海还能被认同并被奉为圭臬的行为标准,所以孟子在拿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从各方面来提出观点,并论证这个问题,之后又从这个问题之中总结、提炼了一些至理,嗯,这就是《孟子·万章》这一段375个字在干了个什么事了。
卫景平先把题目给淳朴地拆开了看了看,对于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心里先有了点儿底。
等他用白话文分析完,立马用文言文提炼自己脑子里抓到的第一印象:在说什么?
说的是孟子论“交际”,论证的结果就是“始终以为不可却也。”
想到这儿他脑子里灵光聚集,提笔写下了破题句——
大贤论交际,始终以为不可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