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袒露心迹(2/4)

可此刻朱允炆竟然说出了这种话来,这让他如何能不生气?

朱元璋是越想越气,一脚就将朱允炆踹翻了,嘴里骂道:

“没想到你竟然能说出这种话!”

朱允炆自知理亏,连忙爬起来再次磕头到:

“孙儿一时口不择言,请皇爷爷恕罪。”

朱元璋明显是气的不轻,他指着朱允炆呵斥道:“今日看你头上有伤,暂且饶过你,若是再有下次,你这淮王也就不用再当了。”

朱允炆被吓得浑身都是冷汗,连连磕头道:“孙儿知错了,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在一旁看着,心里偷偷高兴得要死。

其实他如何能不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朱允炆所做的,从一开始他就怀疑上了朱棣,只不过这种事情无根无据,说出来也没谁会相信。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陪朱棣玩玩。

至于找朱允炆算账,不过是演戏罢了。

既然你朱允炆能说是我要杀韩香,那我为何不能说你要杀我朱允熥的舒窈窕?

而且两件事情都发生了,孰是孰非,就让那些喜欢八卦的家伙们去议论吧。

从朱元璋的御书房出来,朱允熥又被蒋瓛叫去了颖国公府。

“唉,又得去接受拷问了。”

他在嘴里无奈的叹了口气,跟着蒋瓛走向了颖国公府。

此刻傅友德的府上坐满了人,看见朱允熥一脸不高兴的走了进来,常升问道:“听说你又去打架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二哥派人刺杀舒窈窕,所以我去找他说理去了。”

冯胜在一旁呵呵笑道:“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这孩子脾气这么大?”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朱允熥嘀咕道,顿时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这些人平时见惯了战场上的鲜血,拿刀砍人都稀松平常,更别说打个架了,所以朱允熥的行为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

朱允熥看着哈哈大笑的众人,挠了挠头问道:

“各位叔伯,你们叫我来到底是为了啥事儿啊?”

常升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

“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很显然是有人针对于你,你可要小心了,我们不在你身边,你要低调行事,尽量别惹出大的事端来。“

朱允熥差异的叫道:“什么叫你们不在我身边了?”

常升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命我去找你舅姥爷,和他一起赈灾修堤,估计一年半载是回不来这应天府了,”

然后他又指了指傅友德说道:“颖国公和郭英二人即刻赶往云南,代表朝廷安抚云南王沐英一家。”

朱允熥哦了一声,沐英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

此人是朱元璋的养子,当年和蓝玉,傅友德,郭英等人一起平定云南之后,就一直留在那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云南王。

去年太子朱标去世,沐英十分难过,两月后中风而亡,朱元璋对此十分的伤心,此刻派傅友德和郭英过去,也在情理之中。

却见常升继续说道:

“陕西徽州妖人作乱,陛下派了耿炳文前去平乱,估计过几日大军便要开拔。”

接着他又指着冯胜说道:“定国公去临清练兵,为期一年。”

朱允熥一时间就有点懵圈,看着面前众人,有些茫然的问道:

“陛下这啥意思呀,咋一股脑的把你们都派出去了呢?”

常升笑了笑:“啥意思?还不是怕我们这群老家伙在你身后瞎指挥。”

朱允熥将目光落在了李善长身上,小心翼翼的问道:“李伯伯,你该不会也被派出应天府了吧?“

李善长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听说大理寺又找到了当年胡惟庸案新的证据,而且与我有关,陛下已经下旨重启此案,所以我倒是不能离京了。”

听到这句话,朱允熥有些莫名其妙。

按照历史记载,此刻的李善长已经在三年前就被朱元璋杀死了,估计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偏差,可是此刻朱元璋重启胡惟庸案,难不成李善长最终弄还是难逃此劫?

朱允熥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朱元璋这一连串的操作实在是太过突然,他完全就没有一丁点的思想准备。

“是说朱允炆那小子如此嚣张呢,原来是发生了这件事情。”

朱允熥在心里默默想道:

“老朱头到底想做啥?”

“难不成真的要选择朱允炆成为皇太孙而开始动手了?”

这个想法让他浑身都出了一层冷汗,额头瞬间便冒出了汗水。

众人看着朱允熥如此模样,都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其实在他们的心里,这件事情一点也不简单,甚至非常严重和可怕

至于常升嘴里所说的怕他们在朱允熥身后乱指挥,纯粹就是为了安慰朱允熥。

他们几乎同时都在心里兴起了同一个念头,那就是朱元璋为朱允炆扫清障碍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房间里一时间有些沉默,那股无形的压力让蒋瓛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此刻这些老家伙们把朱允熥叫来意味着什么,或许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涉及这个集团的核心秘密,所以他不免心情忐忑,有些坐立不安了。

就在这时,李善长说话了,他看着朱允熥说道:

“孩子,我们想听听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一听见这句话,蒋瓛终于是坐不住了,他连忙站起身来,冲着众人拱手说道:

“我突然想起还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所以就先告辞了。”

说完之后,他抬脚就朝外走去,却是被朱允熥一把拉住了胳膊。

“老蒋你不用回避,这里都不会外人。”

朱允熥冲着他摇了摇头。

蒋瓛有些无奈,心说你认为我不是外人,难不成这些人也会认为我不是外人?

他们可都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是大佬啊!

自己就是个前锦衣卫指挥使,是陛下身边那条最忠实的狗,和这些大佬想比,自己啥也不是。

你此刻让我留下来,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到时候若是因为自己知道得太多,或许连死都不知道会是哪一种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