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为洗刷屈辱而来(2/4)
秦国在变法之后采用耕战的策略,而眼下开春在即,百姓需要耕种。
如果在这种时候和赵国达成协议攻魏,看上去是明显不合时宜。
当然,朝堂上对争论一直都是和表面。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却是私底下的各种会谈。
很明显,公孙鞅在私下里说服了秦孝公,理由是秦国在十多年来励精图治,国库充足。
如果开战,秦国的国库足以支撑起耕田里少种的粮食。
反观魏国却是连年征战,哪怕是征伐的收益微乎其微,魏国也是在三五内重整旗鼓,展开下一次的对外征伐。
而上次伐韩又一次被齐国打乱之后,魏国还未来得及休整,国库定然空虚。
如果真要在务农的季节里发兵,被战争影响最大的也一定是魏国。
如果能成功占据河西之地,那就是七百里良田的并入。
总之,在一番全方位的分析,在加上公孙鞅总是以拿下河西之后会对秦国有什么重大影响等话,在秦孝公的心中画出了足够大的‘饼’。
最终也成功让秦孝公下定决心,在魏国新一轮变法取得成效之前,再次发兵攻魏。前提却是让赵侯也同意出兵。
实际上公孙鞅所言也的确在理,魏国就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奢华宫殿,只不过四面的窗都是坏的,一直被寒冷所侵蚀。
带着自己一生的抱负,公孙鞅透过车窗,感受着马车驶过高耸的城门。
时任赵侯名为赵语,乃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之父,被后人称赵肃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