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议论军机(3/5)
方逢时说着就看向俞大猷、江一麟、金学曾等人:
“诸位且议议吧,议出个结果来,就以枢密院名义上一份题本给陛下,向陛下奏明枢密院关于接下来国朝戎政之方略布局的建言,而请圣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国朝自五军都督府之军议权为兵部所夺后,兵部就因诸事冗杂且疲于应付各类钱粮不足之事而无暇议定戎政方略,致使很多兵事突然发生时而无准备之策,如庚戌之变与倭乱发生时,一开始兵部就很无措!毫无准备之方略!”
“如今,枢密院既然设立,就得弥补这一弊病,为天下戎政先提出方略,以作为督抚处理边事之纲。”
方逢时接着又补充起来。
自夏言与曾铣因提收复河套之议而被诛杀后,已经没有大臣敢再提收复河套。
尽管收复河套的确意义重大。
而如今,方逢时敢提出来,且还是在河套一带的蒙古诸部已经因为俺答和贡而不再袭扰边镇时,就足以说明其本人的确在军事战略上的布局是有魄力的,乃至不惜再提收复河套一事。
要知道,大明历史上就是因为没能一直解决河套一事,乃至万历初期国力强盛时也没收复河套,使得在万历中期,河套一带又发生了战事。
方逢时此时提出来,也算是目光长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