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亲自拟旨,对科场舞弊的仕宦严办!(1/4)
孙鑨、杜若佳等参与的屠戮寒士案在被处理好的同时,许多科场舞弊案因为朱翊钧要求锦衣卫等花精力去查,最终也被查出许多来。
左中允闵守正主考应天乡试期间涉及的舞弊案更是被查得证据确凿,不但有朱卷为证,还有陈中庸、龚鼎孝等人证。
陈中庸在当时同行寒士被诛戮而跳入水中后还是脱了险,并在钦差李如松到来后,主动见了李如松,告知了李如松关于科场舞弊的事。
因而。
朱翊钧下旨直接将闵守正和一应犯事官员皆斩立决,其中闵守正更因为灭口擅杀朝廷命官,且纵火杀其家,而被判车裂极刑,涉案的仕宦子弟皆斩,其家族三代禁考。
但申时行在朱翊钧下这旨时,不由得提醒道:“陛下,本朝科举舞弊,按例最多令致仕,纵闵守正涉嫌shā • rén,也当改为充军,因为如果真要照此下去,几乎所有主考过的都得被杀!”
朱翊钧听后说道:“朕知道师傅的意思,无非是天下就没有不舞弊的考官,本朝清流素来自称廉洁第一,但想来比俗吏也好不到哪儿去。”
申时行颔首称是,脸色有些挂不住。
要不是因为皇帝要严格处理在科场舞弊的清流文官,他都不想说出来。
因为承认天下主考的清流文官很多也都不干净,实在是也有些尴尬。
毕竟他自己也是翰林清流出身。
而这个时代,翰林清流又一向自诩道德最为崇高,而也一向以此为荣鄙夷其他部院京官与外官。
但事实又的确如此。
科场就没有不舞弊的。
因为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这些清流文官,平时在京里也没什么职权,可谓是清水衙门,所以获得的收入哪怕是正当的奖掖收入都不够,除非个别才能卓越善编书写书搞文字工程外,大多数就等着当主考官时捞一笔,即便不捞钱也得捞政治资源,讨好几个大的仕宦家族。
朱翊钧对此也承认,也就没有愤怒,只道:“都说元以宽失天下,朕看来,本朝士风不正,就是之前几代过于宽纵了,尤其是对清流儒臣,身为清流儒臣,既然是靠品德才行得天下礼重,那在这方面违了法就更该严惩,如此才能纯洁整个清流队伍。”
“陛下!话虽如此说,但这样的话,恐天下就没多少清流了,也会令天下人笑话的。”
许国这时说了一句,他也是翰林清流出身,自然也是要为翰林清流说说话的。
朱翊钧听后笑道:“卿何必掩耳盗铃,翰林院的文章早让天下人笑话了,说他们是京城四大不靠谱之一,现在另外三大不靠谱,都有所改善,唯独这翰林院的文章还有翰林清流的品格还没改善,就该严加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