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5)

“还知道封功臣,没过河拆桥,难得难得。”赵匡美开口讽刺,在他看来他这个侄子人品不大行,不对,确切的说是赵光义这一脉都不大行。

*

秦殿。

听神迹强调宋真宗和宰相寇准的关系和谐,嬴政道,“后世昏君怕是要听谗言废忠臣。”

嬴政边道边用竹刀刻字,他正在研究神迹之前所诉科举之策。

秦作为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局势与后世不同,嬴政想制定出符合当下大秦之策的科举制度,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自打神迹出现后,嬴政基本是以殿为家,神迹出现之时就带众臣看神迹,择后世之良策,避后世之昏政。

神迹不出现时,嬴政带领众臣制定各种新政,并研究神迹所述的一字一句。

眼看嬴政和众臣子的黑眼圈越来越深,特别是正在制定统一文字的李斯。

今个已经是他熬的第三个大夜,好在神迹所述的昏君让人提神醒脑。

就那高粱河战神便把李斯气的血脉喷张。

明成祖朱棣那也差不多,神迹出现便带着朱高炽和朱瞻基和臣子看神迹。

如此肯定会压缩朝政,于是朱棣又带着朱高炽熬夜加班,如此,朱高炽又又又瘦了一圈。

*

宋殿。

又听神迹提壇渊之盟和泰山封禅,赵恒打死神迹的心都有,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赵恒肿着一张脸,满脸的委屈,不就是去个泰山么,多大的事,神迹都说了他的澶渊之盟带来百年和平,就这一点也足够去泰山封禅了吧。

心里这么想,但是赵恒可不敢说,他怕赵德昭再打他……

眼看寇准得了赏赐,有些人不愿意了,其中以王钦若为首。

大臣王钦若为逃跑派,之前劝宋真宗迁都,寇准以丞相之权直接把他发配前线。

王钦若这梁子算和寇准结下了。

于是王钦若找准机会开始给寇准上眼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