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章 302(2/4)

此话问完后,众臣无言,沉默即是支持。

唐睿宗李旦此次问话更像是对群臣的试探,但结果却是群臣都支持太子李隆基。

同年四月,唐睿宗李旦下令“凡政事皆取太子处分”,但是军国大事、死刑审核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仍旧是由唐睿宗李旦本人掌控。

从这可看出唐睿宗李旦正在放权。】

天幕中出现卡通唐睿宗李旦,手里拿着权利的卡片,只见他抽出一张来交给了一旁的太子李隆基。

【但是同年五月,太平公主就回到长安,前面咱们也分析过,此次太平公主能够回长安和唐睿宗下令任蒲州刺史为关内的盐池使有分不开的关系。

从权利的角度看,唐睿宗李旦在加强太子李隆基权利的同时,又请出自家妹妹太平公主来平衡太子李隆基的权利。】

天幕上卡通唐睿宗李旦再次出现,这次他伸手把刚刚交给太子李隆基权利的卡片

收回来一半。()

*

?本作者近日光提醒您最全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尽在[],域名[(()

“这唐睿宗李旦当真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赵匡美再次感叹,“也是,经历了这么多zhèng • biàn,唯独他善终,怎是个简单人物。”

“若大唐一开始的皇储就是他,也不知安史之乱会不会发生。”赵德芳道。

“朕记得睿宗元年便设了节度使。”赵匡胤难得开口。

“是儿子想的简单了。”赵德芳知道这是他家父皇在提醒自己。

虽然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李隆基要付主要责任,但安史之乱的隐患却早就存在。

“德芳,你说说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匡胤开始提问自家儿子。

跟着神迹是要学习治国之道,而不是无脑吃瓜。

赵德芳的表情变的严肃起来,“儿臣认为安史之乱最主要的原因是府兵制的破坏,而府兵制的破坏则是因为土地兼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