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209 利息几何(3/5)
而这种弩机,实际上是在大汉的官方武器库中有存档记载的,甚至并不需要跑到乔琰那里去偷师。
冀州和兖州的府库里,就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袁绍这头要查询相关资料还要更加方便一些。
除却荀爽送至并州保存的书籍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洛阳的典籍卷宗,都随着大汉朝廷从洛阳这个都城转去邺城的过程中,跟着被运送了过去。
就算没有马钧这种机械学上的天才,要想将蹶张弩完成大批量的制作也并非难事。
袁绍听着沮授所说,深以为然。
在大家都穷的时候,可以直接近战互搏,不讲究这种装备的东西。
但现在乔琰用战绩揭露了一个事实——并不是大家都穷,而是其他人穷,她还是富的。
那就有问题了!
“这件事……”袁绍朝着座中环顾了一圈。
这事情是沮授提出来的,按理来说也应当由他来负责才对。
可要知道,沮授是能统兵的,再将扩增重弩装备的职责交到他的手里,袁绍就算明知道沮授是个什么作风,也难免要觉得有些不放心。
“公则,仲治,我将此事交给你二人,务必替我办妥当。”
郭图与辛评当即起身应是。
这二人都是袁绍麾下的颍川人,换句话说,在袁绍这里,他们和田丰、沮授等人不是一个派系的。
河北士子掌握了他的一部分兵权,为求麾下势力的平稳,袁绍琢磨着也得给颍川系出身的稍作平衡才是。
但他当然不会将对部将的制衡说得如此直白,只是在做出了这个安排后重新转向了沮授说道:“我还有一件要紧事想要请教公与,请公与务必替我斟酌一二。”
袁绍的家世和外表,让他在并未抱以过多傲慢情绪的时候,谁见了都得觉得是个不折不扣的明公。
沮授连忙朝着他回礼道:“明公但说无妨。”
袁绍问道:“除却乔烨舒此人所统辖势力的强盛,需要让我们格外戒备小心,公与是如何看待,天子被李傕再度掳劫失踪这件事的?”
这对袁绍来说同样要紧。
此时他能保持相对安稳的发展状态,乃是因为这“东西各自一个汉”的局面中,位处西面的那一个汉,处在关中这种关隘阻隔之地,又是在董卓这种西凉贼子的掌控之下。
那么对大部分人来说,与其去赌刘协这个天子到底有没有可能是一个明君,又能否挣脱开董卓对其的束缚,还不如选择一个更加直接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从政出仕的抱负。
具体来说就是,去邺城。
邺城朝廷的重新构建缺人,袁绍要处理与周边势力的关系以及内部的治理,同样缺人。
这也正是为何辛毗辛评和郭图等人会来到冀州。
可现在乔琰攻取下了长安,情况便大不相同。
集合并州凉州以及司隶的势力,便已占据了北方的一半,持天子大义后,她一旦再有一两年的积蓄,便可以奉天子诏令东进,以征讨不臣之人。
也不怪袁绍会觉得头疼。
别看他有这个条件去偷师并州学习种田技法,研习府库图纸去开发蹶张弩,有些东西落后了就是落后了,不是半年一年的时间可以弥补回来的。
只是现在比较特殊的是,李傕带着刘协外逃,居然还处在不知所踪的状态,也让长安进入了群龙无首的处境。
沮授想了想,回道:“这可能是对明公来说最好的消息。”
袁绍抬手示意沮授说下去。
沮授解释道:“若是李傕是带着部下一起外逃的,在这种生死问题面前,他的部下有可能会不想再逃,取了他的脑袋,往长安投降,这就会让皇子协顺利地回到乔并州的手中。可是他现在正在孤身外逃。”
“以明公觉得,最有可能被李傕投靠的几人会因为乔并州此番征伐的顺利做出什么反应?”
易位处之,袁绍觉得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向乔琰示好。
总不能是在乔琰已经展示了一番武力后,还自以为头铁地跟她对着干。
人人都是有一杆权衡的秤的。
沮授继续说道:“李傕或许原本还觉得其中一方势力会无惧于那位并州牧,与他尚有联手的可能,但如今的局面下,其他人比他这个当局者看得清楚。”
“在他毫无退路的处境中,他要么先携皇子协隐居起来,待到天下有变再寻机与人合作,让手中的人质发挥出效果,要么就是先被搜捕的人手找寻到他的下落。”
“以凉州人向来偏激的性情,与其指望乔琰看在他那些荒唐决策,反而帮了她一把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还不如直接先杀皇子协,再自戕,难保还能在史书上多留下一些笔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