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259 自投罗网(3/5)
两千张新纸被搬到了长安路的末尾,顷刻间又引起了一波围观。
说实话,这个第二条理由听上去就像是凑数的。
乔琰作为制造这两种纸张的一方,必定清楚这些新纸的表现力,再不济的话,她那乐平书院中可以替她完成这个测试的人也不在少数了,实在没有必要再假手他人。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为了第一个目的。
但两项理由的存在,俨然是为一部分人找了个台阶下。
袁熙看着那两沓纸,也有心想要去拿上几张,以确保在回到冀州后能跟父亲做出交代,可惜他紧跟着这些人凑上去看热闹后便得知,这纸张的领取需要实名。
他随身带着假身份的证明是不错,但为了防止暴露身份,大概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前来领取纸张的人并没有太多。
“或许是在观望吧,”边上有人说道,“领了纸总得写些东西,这和在言谈之间夸耀长安盛景还是有些不同的,真要付诸于笔墨了,可就表明立场了。”
“何况,谁又肯将自己的笔墨跟贩夫走卒的放在一起较量呢?”
袁熙很想说,贩夫走卒根本看不出这些纸张的妙用,又何来放在一起较量之说。
但想想这话中的道理倒是也对,这种划分出三六九等的比斗,总是要拿出个权威的评判标准来的。
只是,大概是因那获胜者的诗赋可以抄录于乐平月报之上随之发行,对一些想要得到出头机会的士子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诱惑,还是陆续有人以名贴路引等物报名领纸。
转变发生在这活动开办的第三天。
一名貌不惊人,身形也瘦小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了诗文的评选区域,以自己的一篇辞赋惊动了观望着的不少人。
神女送征赋之名顿时成为了众人热议的话题。
即便这篇辞赋的出现难免让人觉得有讨好之嫌,可在他们将目光移到作赋之人的名字上后,他们又顿时将这种评价给撤了回来。
这是王粲!
祖上出过两代三公的山阳王氏子弟,虽然已没有了显赫的财力官威,但以王粲的身份,根本没有必要说什么违心的话。
何况按照如今文人的观点,文章是能反映出文人脸面的。
这确实是一篇好赋!
他年纪虽轻,却已经用这一篇辞赋直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证明了这场评选可以很有含金量,那他就更没有必要去做这等有辱声名之事。
所以即便王粲所做的,只是按照乔琰的安排将自己的文稿给贴到了征文的墙上,在他这个举动之后,自负在辞赋上有跟他一较高下实力的,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
到底是不是真能有这个相提并论的实力尚未可知,但谁让有个说法叫做文无第一呢。
比如说,杨修就看到祢衡也在随后领了纸,动起了笔。
此前祢衡还因为乔琰要推行禁酒令的事情,借着酒劲指桑骂槐,让杨修得到了个当接待员的惩处,现在又咬着笔杆子斟酌用词,真是让杨修有些哭笑不得。
祢衡则很坦然地表示,他这是要以这种方式告诉王粲,要想获得头名,并不一定要通过这等神鬼志怪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