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295+46w营养液 凿(5/5)

求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乐平月报的四月刊,在乔琰的授意之下,放弃了对弘文馆的考核、法正和刘巴的出仕,以及糊名考试制度推行的宣传,而是以相当细致的文字与图幅介绍了井灌井排工程,尤其是滨河滩区域的井灌推行。

对各个环境下的井灌深浅,都尽可能地做出了明确的划定。

同时由各郡县长官统筹井渠工程的补建。

随后在报纸上以图样标示的,就是通过杠杆运作的冲击式凿井设备,用于告知民众深挖的方式。

倒也实在不能怪乔琰没让人提前打这些深井。

在月报的最后一页上也已提到了,春耕之前,关中水利工程的人力除了对一部分地界进行翻修之外,几乎全部的劳工都用在了“秦岭山前地下水库”之上。

秦岭北坡的七十二峪从山区进入关中平原的时候,形成了相当可观的垂直渗漏,就成了一座天然地下水库。

即便是在枯水期,这座地下水库中也有着相当可观的储水量。

通过勘探地貌,选取合适的位置打下深井,正是给关中地界预留的最后一道保命符。

地下水库的凿井已成,才是下一步的工作——

希望三州民众配合各郡县的长官,在地表河流调控的能力削弱到一定程度之前,将井灌工程彻底落实,以备时需,尽量延缓秦岭地下水引流工程发动的时间。

起码在遭逢旱灾的第一年,不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乔琰是不打算动用这道保命符的。

但不用和没有完全是两码事。

拿到报纸的民众未必人人都认得字,却都能辨认得出报纸上印刷清晰的画作,那里标识着一座巨大地下湖泊所在的位置,给他们传递着旱灾当头的信心。

当凿井的辘植式滑车开入一个个村庄的时候,对旱灾的恐惧就更是变成了协助凿井开工的动力!

也不只是如此。

在月报的第三页中还告知了他们一个好消息。

他们遵照着上一期月刊阻遏蝗虫孵化而进行的深耕以及秸秆还田,其实都是有利于旱地种植的,在旱灾到来之中的抵御能力原本就要比普通的田地更强。

虽说减产已经是今年的必然情况了,但这么一看,总归不会减产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我就说该当听从大司马的诏令做事!”听着乡亭长官对月报上的信息又做出了一番解读,当即有人欣然慨叹道。

他摸着自己手中的一份报纸,看着秩序井然的水渠灌田景象,一想到若是没有这些人为施加的调控手段,自己可能会面临何种局面,他就忍不住想要将自己手中的这份月报给供起来。

不过,他一边听着凿井顺序的安排,一边又小声地对着妻子问道:“你说,这等好东西,大司马就不怕流传到别州去,帮了咱们的敌人吗?”

这个问题,也同样被已经开始筹备五月刊的昭姬对着乔琰问了出来。

“且不说其他地方有没有我们这样连地下水库都纳入考虑的细致举措,只说以井灌井排抗旱……”

乔琰眸光微怔,叹道:“昭姬啊,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将这些尽数学去。”

“方今这世道,百姓也只是想活命,却为何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