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382 退兵华阴(3/5)

海昏侯被征调入京城后密谋对霍光做出一番针对性的打击,却因为这等草率的还击形式,而被废黜了储君位置,重新打回到他的封地。

这天下的大汉宗室也确实并不只有刘虞一个能堪配天子之位。

一想到这里,甚至有人下意识地便将目光看向了太仆刘琦。

别的不说,刘琦的父亲刘表好像就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和继任天子之前的刘虞一样,都已处在了州牧的位置上。

以乔琰在进行徐扬之战时候的表现看,刘表对乔琰有着足够配合的态度。

交州张津进犯荆州之时,刘表虽然因为那大象兵而败退了一阵,但他在随后发起的绝地反击,也绝对称得上是可圈可点,起码要比刘虞彼时只能依靠于乔琰的援助强得多了。

更重要的是……

刘表的其他儿子是何种样子可以姑且不论,这刘琦却显然不像是那位谋逆的皇子扬一般拎不清啊!

但不论乔琰到底是否要做出这等废立的举动,以确保当她面对外敌的时候不会再被人从后头捅一刀,有一件事却是可以确定的——

今日的这出惊变绝不可能被轻易的糊弄过去,否则绝不只是乔琰的威信不存,更是汉室的脸面遭殃!

这长安城的风云……终究还是要乱了。

他们的地位,也必定要面对一番激变。

三公之中唯一身在此地的黄琬并未在此刻多发一言,只是用沉静的目光看向了前头空缺的天子座位。

王允与他数年间相交甚厚,因光熹三年的长安变故,这种交情又被进一步加深。

就如同王允和刘扬在分析他们这一方优势的时候所说的那样,他黄琬原本是被列入其中的。

可或许是因为刘扬先一步对着鲜于辅动了手,让王允不得不提前发起这出行动,以至于他在漏掉了说服皇甫嵩之余,也先为了确保消息不被进一步外泄,将黄琬也先漏了过去。

于是此刻,这位黄司空还能站在这大殿之中,作为等待眼前局势出现一个结果的存在,而不是被一并射杀在了长安城头之上,又或者是被扣押在监牢之中。

黄琬在刚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不解,王允到底为何要做出这等犯傻的决定,可当他看着面前的天子位置的时候,他却好像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王允、鲜于银、淳于嘉等人,分明是都有着一套能够自洽的逻辑,也有着一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不得不争的利益,在被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同化,还是对着锅边之人做出进攻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也选择了一条在他们所能拿出的条件里最有可行性的路。

只是,或许并不是每一只青蛙都想要从这温水之中跳出来的。

黄琬在光和七年的黄巾之乱后被杨赐举荐,从原本被党锢之祸所禁锢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一路升迁到州牧的位置,又因董卓之乱而被迁调还朝,就算其手中并无兵权,在眼界上也要远胜过绝大多数的官员。

以他看来,这时局动荡或许并不会持续多少时间了。

在心中油然而生这个想法的那一刻,黄琬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在眼前仅有微光的黑暗中,他好像已经看到了一种难以抵挡的未来。

这到底是不是大汉有负于大司马,在此刻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对于民众来说,这从不是他们需要再多深入考虑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