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417+63w营养液 铁(2/4)
吕布一改此前那等一经相遇便意图杀穿敌阵的气势,随同他所率领的骑兵一道游弋在河岸这侧,朝着高顺所在的方向弯弓搭箭袭扰。
也便是在他那石弓的杀伤所造成的片刻迟滞里,紧随在他后头的士卒便已急奔而来。
这好像怎么看都不是吕布的作风!
只因那随着高顺的号令奔袭在最前头,意图阻遏住敌军渡河之势的陷阵营将士,他于持盾阻挡箭雨,又抽刀朝着敌方砍去的那一刻,刀刃撞上的乃是一面盾。
比他手中的那一副还要结实的盾!
而在这众多陷阵营将士一并迎上的进攻中,这等刀盾相击的声音并不少见。
这哪里是他此前遇上的那支来去如风的队伍,而分明是一支以防卫为主的盾兵。
后方的长矛兵还未在此刻补上,以至于他们表现出的便是一派完完全全的防守姿态。
大雍在甲胄上的投入从不在少数,在此刻的这出交战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然陷阵营的这位将领凭借着其训导之法,已让其下属在面对敌方之时无论是行动还是变阵都有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利落,就连吕布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实力上的差距——
大雍的兵马依然因为军备上的齐整有着其独到的优势!
当他们甚至放弃了进攻,减少了有可能露出的破绽之时,这等顽固据守于河岸的情况也就越发难以改变。
高顺着实不明白吕布到底在想着什么。
就算前军的盾兵形成了一条暂时未曾被陷阵营击破的人墙,但他们后方的兵卒还站在水中,并未在河岸上落脚。
这样的情况下,可不是个能发起冲击的样子。
只要他们守城的这一方能让对方不得寸进,进攻一方消耗的体力也势必要远远超过他们,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还能给他们以继续拉锯僵持的机会吗?
当然不可能!
吕布此刻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凭借着己方的盾兵形成的小规模对峙,以最快的速度将更多的骑兵调度到前列,宁可顶着骑兵死伤的情况,也要从高顺这里换出一个借机攻入的口子。
不管这样的进攻是否有可能对高顺做出有效的击穿,起码都要好过此刻这个僵持到最后还可能一无所获的状态。
但当他遥遥朝着那退到后方的吕布看去之时,却丝毫也没有从他的脸上看出任何的烦躁情绪,而是只见他不断征调着士卒投掷沙袋于河中,将这片浅水区域能供给士卒过河的地带再拓宽一些。
要不是其最先发出的那一支强弓悍然自他这头的盾牌缝隙中穿过,将他的一名下属给射杀在了当场,高顺几乎要以为身在此地的并不是吕布,仅仅是一个和他长得格外相似的人而已。
但这当然是吕布。
他只是记着在他进攻之前司马懿与他说的话而已!
“我等此番是同来进攻的,那么吕小将军的战功和您的战功是一体的,所以与其先和那位高将军在精兵的交锋中碰个两败俱伤,还不如放弃争夺一些没有必要的功劳。”
“那位高将军的陷阵营之所以强悍,是因为其军令如山,甲胄精良,士卒舍生忘死,而这样的特质,不是寻常的兵卒能做到的,所以渡河之战会拦截在我们前头的只会是陷阵营,不会给您以攻伐薄弱之处的机会,既然如此,不如由我们来做这把结实的盾,将其拖住,由吕小将军来做那把最尖锐的矛。”
让吕布忍住动手的攻伐之势,真是别提有多难受了。
可一想到他没能被陛下准允参与到那场应对刺杀的战斗中,极有可能就是因为他只知进攻的毛病,再一想到这份平定天下的战功里他也绝不甘心留下一个污点,吕布决定暂时忍住这等不适。
何况他的这等不痛快也并未持续多久。
在他的眼前,他这方渡河而过的甲兵已又多形成了一排,抵住了前方行将倒下的那一批,形成了一张越发坚实的盾牌。
这张盾牌中的前列在面对着陷阵营甲士的反击中虽有两分颓势,却还不到能分出胜负的时候,而也正是在这张颇有背水一战之势的“盾”扛住了陷阵营拦阻的时候,吕布领袖骑兵多年间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削弱的耳力里,一片踢踏的马蹄之声已出现了。
那是他们这一路的“矛”!
当他朝着西面看去的时候,果真已看到了一片疾驰之间扬起的沙尘。
为首之人,不是吕令雎又是谁!
当然,在交战之中眼观六路的高顺同样不会忽略掉这片马蹄之声。
即便他将大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吕布的身上,当那支骑兵出现的那一刻,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意识到了对方的到来。
甚至于就是在吕令雎的身影由远及近的战马行进中,这应对着渡河军队的陷阵营已随着高顺的调派而发生了阵型的转换。
明明只有不到千人的数量,却在此刻令人只觉面对的是四五倍于其人数才能表现出的战斗力。
更别说,这支特殊的队伍又有着面对骑兵的充沛经验。
可吕布在此时有着迥异于平日的表现,以这等突如其来的方式杀出的吕令雎,又如何有可能是什么寻常的骑兵呢?
外表上的一如往常降低了这些陷阵营守军的戒心。
然而,他们由远及近将长枪长槊劈砍而来,在未能得手之际被这些重甲士卒拉近了距离,意图将他们自马背上扫落下来的那一刻,前列的骑兵竟随着吕令雎的一句“动手”信号,骤然自身边抽出了那一把把铁锏。
直接朝着就近的陷阵营士卒便拍了下去。
或许,将其称之为抡要更合适得多。
这些陷阵营的甲士有着一套躲避长兵的技法,能让他们在瓦解骑兵攻势的时候有着远胜寻常士卒的熟稔,可也恰恰是这一份行动之中的熟练,令他们在发觉敌方的副手武器并不是剑的那一刻,已是太迟了!
身着重甲的陷阵营士卒在同时做出了前进动作的那一刻,后退本就不易,那重甲带来的负重影响更是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着另外一个拖延动作的因素,然而铁锏挥落的动作却是丝毫也不给人留下任何的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