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第 266 章(3/4)

沈美云,“怎么会丽华,你忘记了,我是生意人。”

有了这话乔丽华就放心了不少。

敲定了细节后,沈美云便给小猴打了电话,让他从季家过来,拉一批货送到北师大来。

小猴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约摸着一个小时候,小猴便出现在了北师大门口,而沈美云早已经在那等着了。

“嫂子。”

沈美云点了点头,“货物都带过来了”

小猴,“带了。”

“那搬过去吧。”话落,陈银花和陈银叶也都来帮忙了。

她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都是干活的好手,如今做这些事情,自然是不在话下。

沈美云犹豫了下,到底也没阻拦,以后她若是不在的时候,这种搬货运货的事情,可都靠陈银花和陈银叶,以及乔丽华她们自己了。

“货物都在这里了吗”

一共两箱子的货物,看着不多,但是拿着还挺沉。

沈美云嗯了一声,“对,一箱半的衣服,另外半箱是口琴和镜。”

“走吧,你们学校哪里人流量最多”

陈银花想了下,“食堂。”

“中午那会刚下课,食堂门口人是最多的。”乌压压的人头,络绎不绝。

“那就去食堂。”

“小猴,把那个单子也拿上。”他们这次摆摊是没有拿架子的,为了方便直接拿了一个单子过来,打算直接铺到地上摆放起来。

小猴笑了笑,“就在我身上装着呢。”

乔丽华好奇地看了他一眼,“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她总觉得对方有些熟悉。

小猴看着她,抓抓头,“乔知青,你忘记了,你以前去漠河驻队养殖场学习的时候,在头家吃过饭,我那个时候也在。”只是他那个时候,还不在养殖场,所以和乔丽华接触不多。

而且到了后来,乔丽华回到了前进大队,而他在漠河驻队,双方自然没有交集。

等好不容易小猴去了前进大队,这个时候的乔丽华却去了北京读书了。

乔丽华拍了下脑袋,“我说呢,怎么这么熟悉。”

小猴有些拘谨的抱着箱子,咧嘴笑了笑,有些好奇的看着四周,这还是他头一次来北京的大学。

原来大学里面是这样的,学生们拿着书匆匆而过,一看就是文化人的样子。

没一会的功夫,就走到了北师大的食堂门口,左拐角的位置。

陈银叶说了一声,“就这里吧,不会拦着大家都去路,又刚好可以被大家看到。”

沈美云闻言,诧异地看了下陈银叶,这个位置也是她准备选择的,只是她没想到陈银叶会这般敏锐。

被沈美云盯着看的陈银叶有些不好意思,“沈阿姨。”

沈美云,“没事,就是发现你眼光毒辣。”

“这个位置确实好。”

这话一说,陈银叶有些小雀跃,她就希望自己能给沈美云帮上忙。

“咱们五个人都在这里摆摊吗”

沈美云摇头,“分两部分”

“一部分人在这里,一部分人去女生宿舍”

两边其实都是好位置。

“那怎么分”

乔丽华好奇了起来。

沈美云,“你和小猴去女生宿舍楼下吧,我和银花银叶在食堂这边,食堂人多。”

她带两个人,小猴带乔丽华,基本上都是熟手带生手,摆摊卖个两次就差不多了。

乔丽华犹豫了下,但是看到小猴没反对,到底是答应了下来。

“那成吧,把货分给我们一些。”

小猴主动把箱子打开,把单子铺在地面上后,一部分货倒了出来,剩下的一部分货,他则拿到了宿舍去。

等他们一走。

陈银花便跃跃欲试,“美云阿姨,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沈美云,“把衣服都摆好,放在这里,电子手表,镜,以及口琴放在两边的位置。”

陈银花和陈银叶照做。

不一会食堂的人就多了起来,陈银花和陈银叶开始还有些拘谨,到了后面则是学着沈美云的样子,招呼起来。

“看看衣服啊,这衣服便宜卖了。”

“还有口琴和镜啊。”

这般一招呼,陆陆续续过来问衣服的人就多了,不过更偏向于女学生。

有了第一件卖出去后,剩下的就容易了许多。

不过一个半小时,摊位上摆放的衣服和口琴一售而空,倒是镜只卖出了了二十来个,他们还剩下三十个左右。

说到底,镜在学校的市场真不行。

沈美云吸取教训,打算下次过来多拿口琴。

等这边摆摊结束后,沈美云便收拾东西,“学会了吗”

“就是叫卖,推销,装货,收钱,四个步骤。”

陈银花和陈银叶能够考上大学,自然不是愚笨的人,两人都跟着点头,“学会了,就是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喊。”

沈美云笑了笑,宽慰她们,“你们只要想着,喊一声卖出去的衣服,变成中午的米饭,红烧肉,是不是就愿意喊了”

这话说的还真是。

一想到卖出去的衣服就等于赚到手里的钱,陈银花和陈银叶顿时就乐意喊了。

果然,人啊,还是要有具象的胡萝卜挂在眼前才可以。

沈美云见她们学的快,便把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下午我和小猴会去一趟王府井,你们有课没”

陈银叶摇头,“我没课,银花有课。”

“那银叶跟我跑一趟,去学下东西,多锻炼锻炼。”

陈银叶红着脸,跃跃欲试。

连着两天,从学校跑到王府井,在到西单大市场。

沈美云发现王府井的货最好卖了,那边的人是最多的,接着是西单大市场,但是西单大市场那边有竞争对手,不过好处是那边的服装已经打出了名头了。

所以来这边都是目标性极强,专门来买衣服的。

沈美云在看完后,她琢磨了一番,感觉自己可以在西单大市场租个档口,这样从南方进来的货物,就有了家一样。

至于王府井和学校的货物,也可以同时先摆着,互相不影响。

这样想着,沈美云便抱着考察的心思,往西单大市场里面去看了下,来买衣服的人还不少,不过更偏向于年轻人。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也有,但是到底是少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