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2/4)

“这个是虾爬子,也叫虾姑,还叫皮皮虾,做椒盐的很好吃。”沈美云很长时间没吃海鲜了,有些馋,更别提夏天的海鲜肥的要命。

她深吸气,“我们买点这个回去。”

“老板,皮皮虾怎么卖的”

“我这是大皮皮虾,两毛一斤。”怕沈美云觉得贵,对方又提起了一只放在手臂上展示,“你可以看比其他摊位大不少。”这也是他运气好,才抓到的,平时哪里有这般好运。

沈美云看到那快手臂长的皮皮虾,也是喜欢的,后世这种大皮皮虾要三位数一斤了,现在两毛一斤算是便宜的了。

她边说,“我要三斤。”

对方利索的装三斤,沈美云发现也没几只,实在是这皮皮虾极大,一只都要小半个胳膊长了,她想了下,“算了,你在给我加两斤吧,要个五斤。”

不然别不够吃。

对方利索又加了五只进去,一称四斤八两,对方想了想,“我送你一一只。”

沈美云,“谢谢老板。”

见老板大气,便把对方摊位上的血蛤,也给买了,这个血蛤肉嫩,也是极为好吃的。

对方高兴,一堆给了两毛钱就卖了。

沈美云买了皮皮虾和血蛤后,又继续往前走,瞧着有青虾还不错,要了一斤青虾,打算熬虾蟹粥的时候用。

青虾的老板那水桶里面还有一条石斑鱼,沈美云便顺道买了。

又走了没两步,梭子蟹和兰花蟹成堆摆放着,一样有要了两斤半左右,约

摸着一共十二只左右。

怕不够,因为高蓉说不得也回来了。

沈美云又让老板加了两只进来。

接着,走走停停,买了一块新鲜的海带,打算回去做个凉拌海带丝。

这是夏天必要的菜。

转的差不多了,沈美云便问陈秋荷和绵绵,“还要在看会不”

陈秋荷,“我想去沙滩上转一转。”

沈美云,“成。”正往前走呢,一个小孩提着红塑料桶过来了,“阿姨,你们要小八爪鱼不”

对方一桶的小八爪鱼正在爬行蠕动。

看到陈秋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沈美云倒是觉得这个小八爪还挺新鲜的,便问她,“多少钱”

“两毛钱呢,这一桶都是你们的。”

沈美云起了逗她的心思,“那小红桶呢”

小姑娘迟疑了下,“这个怕是不行,这是我吃饭的家伙。”她就这一个小红桶,每天赶海用的。

沈美云不逗她了,给了她两毛钱,“小八爪鱼给我吧。”

对方吉祥的话不住的往外倒,“阿姨,你人美心善,肯定会发大财。”

等她离开后,绵绵看了她又看。

“怎么了”

沈美云在装八爪鱼,爬的到处都是。

绵绵,“我觉得她年纪小小,好会做生意。”她都没有那小姑娘厉害。

沈美云闻言,特意看了一眼绵绵,轻声道,“术业有专攻,绵绵你也不用妄自菲薄。”

绵绵,“我知道的妈妈。”

沈美云见她想开了去,这才笑了笑,领着她们在沙滩上转了一圈,陈秋荷跟着赶海人学着捡了几个蛤蜊和猫眼螺。

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沈美云,“妈,你要是喜欢这里,你到时候可以来赶海。”

“反正离咱们住的地方也不远。”

陈秋荷倒是真心动。

沈美云,“我那也没啥要忙的,等房子一买了,住的地方安定了,剩下的时间都是你自己的。”

陈秋荷还有担心的,“那你生意”

沈美云,“生意不影响,都给出去了让别人做的。”

她就负责收钱查账就行。

话到这个份上,陈秋荷就不在拒绝,没有一个内陆人能逃过赶海,陈秋荷也不例外。

六点多到家后。

她们三人就忙活了起来。

沈美云负责拾掇螃蟹,绵绵负责挑虾线,陈秋荷负责清洗所有东西。

三个兰花蟹,两个梭子蟹,外加一斤的青虾,拾掇干净后,便放在筐子里面控水。

砂锅里面的米已经熬上了,等熬开了以后,便把兰花蟹和梭子蟹倒了进去,小火慢炖起来。

剩下的螃蟹,沈美云问绵绵,“是想吃红烧的,还是清蒸的”

绵绵,“我想吃红烧的。”

本质还是一个内陆胃,清蒸

的虾蟹对于她来说,是没味道的。

“我也想吃红烧的。”

那成,我就做个虾蟹锅。3”

还有八爪鱼和蛤蜊一起可以放进去,做一个海鲜干锅。

至于石斑鱼,则是单独清蒸,这可是极为养人的。

等锅里面的饭菜做到一半,沈美云便交给了陈秋荷,“妈,你看着点,我去喊高蓉回来吃饭。”

陈秋荷是知道高蓉的,之前高蓉去北京,她还帮忙招待过。

陈秋荷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那你快去。”

沈美云嗯了一声,去楼下叶奶奶那借了电话,等电话打通了她说家里做了好吃的。

高蓉立马丢下手里的活,自己飞奔回来,到了以后就给沈美云一个拥抱。

“我还以为你把我忘记了。”

沈美云去年年底的时候回去的,这都快六月底了才过来。前后可不就差了大半年了。

“怎么会”

沈美云被高蓉那一对大胸给捂的无法呼吸,好半晌,才把头扎出来,“我生意都在这边,我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

这倒是。

“走走走,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虾蟹粥,干锅海鲜,还有一条清蒸石斑鱼,凉拌海带,外加一个三及第汤。”

这真的算是丰盛了。

光听着高蓉就流口水,上去后。

看到了陈秋荷和绵绵也在,高蓉大大方方的打了招呼,“陈阿姨,绵绵小妹妹,你们来羊城所有的衣服我都包了。”

她开服装厂的,自然不差衣服了。

陈秋荷有些不好意思。

绵绵倒是笑眯眯道,“谢谢蓉姨。”

一句话,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一顿饭下来,大家也自然熟悉了。

“我明天去白云区看房子,你去不去”

高蓉不太想。

沈美云,“北京建设局开发的项目,房子质量肯定没话说,我是建议你买一套,光这样租房也不行。”

高蓉还在犹豫。

“你也看到了,现在下海来羊城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也就证明了,羊城的房子和物价在将来会步步增高,现在不买,以后怕是更贵了。”

沈美云这话,把高蓉吓了一跳,“真的”

“自然,你看叶奶奶光房租都涨了我们两次了。”

这倒是。

“我想想。”

沈美云催她,“别想了,明天开车载我们过去,要是合适的话,直接买一套,有自己的窝,多少也会安心一些。”

这下,高蓉不再犹豫,“成。”

第二天一大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