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3/5)

想起终军过来这边参加元宵灯会,还曾拉司马迁他们一起写文章吹嘘那是一场怎么样的盛会,刘彻觉得这事和司马迁等人脱不了关系。

霍善手底下拢共也就他们几个能写的,总不会是霍去病来操刀的吧?

这些家伙还真是年纪轻,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刘彻初时还有点想找霍善他们算账,欣赏完整场《曹操发墓》后便不那么在意了。他趁着观众们还沉浸在精彩故事的余韵里先退了场,走过去把被苏武抱着看完了全场的霍善拎走。

霍善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已经被刘彻抱离人群了。他积极询问刘彻的观后感:“您觉得这几场戏怎么样?”

刘彻道:“就你们用十天半个月捣鼓出来的玩意,哪里有宫中俳优演得精彩?”

霍善才不信,哼道:“我又不是没看过宫中的戏,很多故事都没有意思。”

刘彻其实也是这个看法,碰上宫宴和重要场合的演出,无非是起祭祀或者教化作用,故事性是非常弱的。

作为一个书只读一遍就能全记住的皇帝,刘彻也觉得那些公式化的演出很无趣,要不然他也不会专门弄个乐府让人给他整点新花样了。

他闲暇时无聊到连公车署那些上书内容都会亲自读一读。

没办法,记性太好也有挺多烦恼的,比如老需要读点新东西解解闷。

只是当着霍善的面,刘彻是不会承认自己和他有同感的。他呵呵笑道:“那是因为真正精彩的演出你还没资格看。”

旁听的卫青、霍去病:“……”

什么真正精彩的演出?我们怎么没见过?陛下你仔细讲讲。

霍善根本不知道大人一向

()谎话连篇,听了刘彻的话后又立刻问道:“那我要怎么样才有资格看?”

刘彻慢悠悠地说道:“等你把那什么江南鱼米之乡弄出来再说吧。”

霍善讲南方大开发计划的时候随口提到过江南地区很适合发展成鱼米之乡,刘彻觉得这词儿听着挺不错,就记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