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秦时风韵(113)(2/5)

桐桐笑了:“今日是楚人,明日便能是秦人。”

“休想!”

桐桐注视着对方,“将军为何忘了,将军祖上乃是项国人!后项国被鲁国所灭,鲁国又被楚国所灭。鲁国灭国那一年,久远么?那一年,赢蚕九岁,嬴政五岁。而今,赢蚕亦不过双十年岁而已,我大王亦才十六岁。将军祖上有项国封地,将军为何不恢复封地重建项国?将军故国亦可说鲁国,而将军为何不自称鲁人?”

她摇头:“将军,您为楚人,亦可选择此一生皆为楚人。而您之子,您之孙,终将会成为秦人。一如您忘了项国、鲁国一般,他们亦会忘记楚国。”

说完,便站起身来,朝对方再行一礼,而后转身走了。

项燕坐于原地,久久未动。

王翦问说:“殿下,此人可能投效?”

桐桐摇头:“不会!”历史上五国伐秦亦以失败告终,项燕率军十万,全军覆没,只他回到了楚国。

不同的是,彼时他未被俘虏。

而今,并无不同,终归是要送他回楚的。

他若不归,他如何跟乡勇交代;他将来若不死战,他何以对得起战死的将士。他若不因死战而死,他的族人,他的子孙将无以在故地生存。

这是他的选择。

到了他孙子项羽身上,选择自刎,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此时,此话放在而今项燕身上,又何尝不对?

他必定日日时时自问: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此归去,有母亲问他要儿子,有妻子问他要丈夫,有孩子问他要父亲。

何以面对?

非死战不能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