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秦时风韵(117)(3/5)

才这么想完,她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楚国不是那个打算吧?五十八高龄,何至于此?太难为老人家了。”

她在那边越想越可乐,嘎嘎嘎的高兴,四爷却抬头,看着挂着的舆图眯了眯眼睛。

项燕该到了楚国了吧!

其实,废了项燕就算了,让之后灭楚时少一些阻碍而已。

可现在,楚国这个计策用的,诚心恶心人呢!

迁都?迁都……乱啊!

项燕是否还可用呢?莫若再用此人一次吧。

无立足之地偏又不寻死之人,心性之坚毅,常人不可及。他必要设法立足!楚国弃他,他便被逼入绝境。

如何能突围呢?

四爷心说:复国!复项国,这个借口极好。

项燕心怀项国,出兵而败乃是灭楚主力。以乡勇两万,换楚兵八万,焉能不算胜呢?

若有项国,乡勇尽皆项国贵族,其利在以后,未必无人支持。死者已矣,活着的终归是要活下去的。一样搏命,为何不为自己搏一份大前程呢。

只要项国能立国,能吃下楚国,那原项国后裔,得何等烜赫?

给项燕以借口,他便能突围。

他想突围,必乱楚国。楚国内争,彼此消耗,此时秦国出兵,哪有拿不下的道理?

在心里再过了一遍:可行!

于是,进宫赴宴,他到的便早了。跟嬴政说这件事,消耗楚国三年,三年后取楚,必定能一举而下。

嬴政:“……”这是文渊君第一次在战事上给出这么大的建议。

此人务实居多,甚少出谋划策。大事上的出谋划策,当真是第一次。他所擅长的,在一城一事,亦能高屋建瓴,以战略上给予这般建议。

就听他说:“攻赵,宜早不宜迟。明春便该筹备灭赵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