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126 质疑声 上映上映上映(2/5)
顾熠俨然就是戚澍本人。
想到宣传片里老年戚澍孤零零的身影,姜芝芝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故事的走向。
她看文艺片不多,也很难在看文艺片时保持专注,可《山花》剧情推进的过程中,她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除了讲述戚澍的故事外,电影里充斥的就是一大片蓝天白云、翠绿的山林和澄澈的溪水,配乐很柔和,笛声和琴声交织,与山间的风景融合在一起,让人的心情不自觉间也悠扬起来。
接下来,就是戚澍当老师的故事。
一年年,一岁岁,不变的黑板和讲台,戚澍送走过一个个学生,也把一个个试图辍学的孩子重新请回学校,灯光下,他回顾白天讲过的课程、准备第二天的教案,也为正面临的问题皱起眉头。
但戚澍展现在屏幕里的形象永远是坚韧的。
姜芝芝在这一瞬明白了《山花》这个片名的含义。
戚澍就像山花一样坚韧,也像山花一样,永远把最美好的一面给自己的学生看。
从刚毕业的戚澍到步入中年的戚澍,姜芝芝在电影里没有看出一丝违和感,而当戚澍这个角色步入老年时,转变自然也是贴切的。
只看宣传片里顾熠的扮相,观众们或许会觉得不太适应,但只要把电影从头看到现在,就会觉得剧情和人物形象的衔接很自然。
不管戚澍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姜芝芝的视线一直都在故事上。
剧情进行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小时,戚澍的人生也走过了大半,但这些重复的人物、重复的教学、重复的风景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或许这就是日常。
也或许,顾熠的演绎让角色更显丰满。
老年的戚澍生活平静又安定,却并非让人觉得死寂的平静,即使戚澍只有孤独一人,但他充实的人生和对教书的爱却让他始终保有一份热忱。
那是看着学生们温柔的眼神,也是面对家长们感激时真心的笑容。
姜芝芝很爱电影最后一幕里戚澍的神情——他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这理想或许并不伟大,也并不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