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承认(1/2)

张居正跟张尧考虑问题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张居正考虑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严家父子的这道奏疏确实有违祖制、悖逆传承,二是如果让严家父子得逞裕王及朝廷忠臣更加岌岌可危,至于这道奏疏本身的内容么,就不必深究了,当弃之。

张尧如此追问张居正,也是想看看张居正这个人到底有多大肚量,如果他真的配得上‘宰相之杰’那个美称的话,他就必须承认,就算是严家父子这样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也是有可能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的,而且,是在严家父子在朝廷里胡作非为之后。

张尧这么执着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所奉行的什么圣人文化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是害人之物,难道,大明朝只有严家父子是奸邪小人,严党之外的人,都是正人君子乃至圣贤?

如果张居正在这个问题上,还坚守明朝大多数人所奉行的这些东西的话,那他张居正,真不见得有多高明……

“天师,严家父子这一道奏疏上去,分明就是动了指鹿为马的心机,无论如何,请天师出面,钳制严家父子,若不然,严家父子将成明朝大祸矣!”张居正不知道张尧具体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但他紧张的是局势,如果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都让严家父子做成了,那今后朝廷里,再没有人敢与严家父子为敌了。

“……”张尧对张居正还是有个基本的了解的,他知道张居正不是个浅薄的人,只是这会儿太紧张局势而已:“张大人,你的来意,稍候再谈,咱们先谈谈我的事儿!”

张尧说完这句话就走了。

张居正是有点懵的,他真的害怕张尧在这道奏疏的问题上有什么异常举动,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因为,现在的明朝朝廷里,能牵制严家父子的只有张尧这边了,皇上,皇上是很有可能默认严家父子的行为的,尽管皇上圣明烛照……

张尧去把严家父子给他抄录的那份奏折拿来了,摆在张居正面前说:“张大人,你先仔细看看这份奏折,之后,咱们再探讨这份奏折的问题。”

“好……”张居正实在不明白张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张尧现在做的事儿跟这道奏折有关,他就仔细看看吧。

来之前,张居正已经在裕王府里看过这道奏折了,但仅仅是匆匆一瞥,便给高拱拽了去。

此刻在张尧这里看这道奏折,张居正也是很难静下心来的,因为在他看来,这字里行间,都是大逆不道之举。

但张居正可不是迂腐之人,他见张尧有此举动,就知道这份奏折里别有蹊跷,只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步步推敲……

张居正绝对是个‘可通融之人’。

万历朝,他推行万历新政的时候,奉行的是考成法,是不唯清流论的。

也就是,在朝廷里当官的,你两袖清风但没有政绩是不行的,你成绩卓著,那最好也两袖清风。

这其中的差别,全在张居正当时居住的那套‘豪宅’上了,张居正治理好明朝之后,并没有穷奢极欲,自家的宅院却是极其豪华的,这却一点儿都不影响他为人所称道……

“如果朝廷为商人开放这些政令,那天下的财富都会流入商人的口袋里了,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会因此而艰难度日的,天师,在下以为,严家父子列出的条陈建议,是不可行的!”张居正仔细琢磨之后,还是认为严家父子的改进之策有问题。

“……”这下,轮到张尧愣了,他没想到,他一直看重的张居正是如此的肤浅,连改进之策的一点儿好处都看不出来。

张尧相信,以张居正的才学,虽然他不一定那么懂经济,但也是能读懂改进之策的,可到了现在,张居正居然还是说,改进之策毫无益处,这,这就有点过分了。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张尧觉得,就算张居正对严家父子成见再深,单论这道奏疏的话,他也不该这么下定论的。

这个问题,不是张居正没看懂,是他……

“天师,皇上已经将这道奏疏发还内阁,并下旨让百官传阅、议定,以严家父子此时在朝廷里的势力……”张居正还是要劝劝张尧,赶紧去阻止此事。

“你等等,你等等……”张尧在意的却不是百官,他就想看看张居正到底有多少见识、多大肚量。

张尧想着想着又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才带着电小二回来了。

电小二给严家父子讲的那些东西,张尧都明白,但是不会讲,让电小二给张居正重新讲一遍,恐怕是最好的。

电小二知道张居正是谁,对张居正这个人嘛,不喜欢,但也没有什么偏见,讲改进之策,他可是轻车熟路的,讲呗……

张居正听完了原版的改进之策之后,呆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