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3/4)

张局也觉得有点问题,他摇头想了想,

()也想不出更好的,大手一压,把结案报告压在桌上:“先这样!”

事情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案子暂时结束。除非后续有新线索、周霁的判刑下来了,卷宗会重新翻出来填写。

很巧,还真的有了新发现。

“秦队你们看!”一名警员在浩如烟海的卷宗资料中抬起了头,他手里是一份九月底的报纸。这些日子江州市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明明是上个月的报纸,再度翻看,却给人一种恍若隔世感。

“这份报纸不是……”

警局人印象深刻,就是这份报纸的记者披露了花年年惨绝人寰的照片,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将警局陷入了风口浪尖。

不少人至今还能回忆起报纸内容。

再看到照片上小女孩被水泡肿、打捞上来浑身湿漉漉的尸体,心中依然一痛。当时光线不太好,整张照片色彩趋近于黑,小女孩的红色衣裙反而是整张照片构图中最鲜亮的颜色,是摄影师有意为之,也更显露出凶手多么可恶。

“这份报纸我们都看过了,怎么了吗?”警局人大惑不解。

“你们别看尸体,看围观群众!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众人立刻略过正中间的女孩。

无疑,这张照片拍得极好,风吹着河流,掀起一阵阵水波涟漪,芦苇丛也飘荡,尽折了腰,似在为死者哀悼。景色极为凄艳,更别提人物了。

整张照片共有三方人物:死不瞑目的受害者、沉默无声的警察法医,还有乌泱泱的围观群众。当时今日头条的记者爬到树上,只因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估计想也没想就拍下了这一张照片。

也就是这一张照片,结合举报人的画像,有了新一轮的发现。

众人定睛细看,大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近乎黑白的照片里,人群中有一个人身穿西装,脸庞面无表情、嘴角似有笑意,赫然是周霁,他当时出现在了花年年尸体发现现场的不远处!警察法医没看到他,记者没看到他,他就像一块色彩和谐的黑色浓墨,隐于围观群众间。

原来秦队当时的判断真的没错,凶手果然重返现场,一度徘徊在自己的“作品”周围,充满了欣赏的姿态。这是周霁距离警方很近的一次。只是警方反应慢了一拍,就这样让周霁消失在没有监控的河流沿岸,消失在这一片人山人海中。

冥冥之中,一切都串上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