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6(4/5)

可要是孙、刘本人来降,他们麾下必然相从,好像招来的人更多啊!而且招降主帅,好像更能搞对方心态?

曹操迷茫了,这真的是我的真实目的吗?

写诗专业户的曹操被后世的文本解读整得怀疑人生,连夏侯惇的问题都忘了回答。

【说到这个是想帮大家打开视野,诗的解读多种多样,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招降孙刘部署也好,还是招降孙刘本人也罢,这首诗在赤壁之战前夕写就,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既为劝降,也有“求贤令”的效果,而他的求贤爱才之心,也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都没法否认的。

曹操真心地期盼人才尽聚麾下,天下归心,尽管后世许多人将他目为乱臣贼子,但当时,他是真的想匡扶天下。最后虽然位极人臣,老板也终究没有称帝,在名分上,他一世都是汉臣。】

许都,荀彧心神微震,眼中隐隐有光华闪烁。明公当真,还是汉臣么?他没有变,那是不是说,自己当年,没有看错人?

刘彻撇撇嘴,对曹操的印象勉强提到了个位数,算他识相。

曹操眸光微动,他之本心,自是匡复天下,后世区区如何能懂?

【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看看老板的《述志令》,也写得非常好。虽然文并不全如其人,但字里行间的气却是真实可感的。

大家也学过他的不少诗,《观沧海》、《龟虽寿》,他反复陈说壮心,想要匡扶战乱,这一切的沉吟都凝聚在课文结尾的“天下归心”四个字里,魏武挥鞭,意气风发。

可曹老板没有想到,赤壁一场大火,生生烧破了他天下归心的梦。】

什么?!

三方势力一片哗然。

曹操猛然站起身,脸色阴沉得要滴下水来,赤壁一战他竟然是败了?败给了孙刘联军?!

南营。

鲁肃激动地抓住周瑜的手:“都督,你的计谋成了!我们打退曹贼了!”

周瑜也是难掩喜色,这说明他的火攻之计是可行的!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水镜将我等计谋说出,曹贼必当有所准备,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

鲁肃也反应过来,蹙着眉,表情凝重道:“不错,都督计策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机密将失,还需从长计议。”

刘备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拿眼睛去看诸葛亮:“军师,你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