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3(1/3)
东晋。
葛洪当场呆愣在原地,他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伸长脖子仔细辨认着水镜中的每一个字,尤其是末尾那一行的小小落款。
“娘娘子,我没有看错吧”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一旁的鲍姑握住丈夫的手,面上带笑,眼里却隐隐闪出泪花“没有看错,是你。葛洪,是你的名字”
葛洪另一只手反握住妻子的手背,脸上惊喜不已“是我,我写出医书了还延及后世,福泽后人”
“嗯”鲍姑用力地点头。
葛洪心情激荡,他少生于江南士族,然家道零落,贫毅而求学,又习仙隐丹药。时局dòng • luàn,唯遁世以求生。自古医道不分家,不通医者,有时连性命都无法保全,又何求长生
是以他兼研医术,多年来亦颇有心得,早有将之编写成册的心思,即使无法传世,也可惠及时人。不曾想水镜告诉他,他不仅把医书编出来了,还能帮到千年之后的后辈
一生所求,唯此而已
他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名字“肘后备急方,肘后这个名字好。”他喜形于色“我的医书就叫这个名字”
当事人激动不已,其他“吃瓜群众”也不遑多让。
唐朝。
孙思邈回过神来,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肘后方,不错,不错,确是该找到这里”
道教发烧友李白当即精神一振“葛仙师”
“没想到葛仙师不曾成全世人的长生之愿,他的医书却是遗惠千年。”杜甫笑着接过话头,语气有几分感慨。
“未就丹砂愧葛洪。这下就算没有炼制出丹砂,也能无愧于葛仙师了。”
白居易被水镜里激动的情绪感染,也不禁为屠呦呦的发现感到高兴,一边微笑一边说道。
东汉。
张仲景眼前一亮“肘后方,置于肘后,备急之方,好啊,编写之人有大功德”
内行看门道,张仲景一看名字便知七八,这本救急之书于医者、于民众都大有裨益,后世医道稳步推进,他这个前辈看着也高兴。
葛洪是东晋的玄学大家,精通道教理论,是个炼丹大佬,炼丹修道,追求长生不老。
他认为成仙嘛,养生最重要,所谓“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不懂医书的话,一旦病痛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无法疗治,那别说成仙了,自己的命保不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在这种朴素的思想驱动下,他兼修医道,成为了一个医学家。肘后备急方就是他写的一个急救手册,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后来也有传说葛洪成仙了的,所以都称他为葛仙翁。这个大家当历史趣谈听听就行了,不用当真。
汉朝。
刘彻自动过滤掉最后一句,神情又惊又喜“葛洪原来是个神仙”
这样的炼丹大佬怎么不在朕的武帝朝啊猪猪陛下
万分扼腕。
满朝文武心中顿时警铃大作陛下又来了
春山有信提醒您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众人不着痕迹地用眼神沟通一番,而后默契地退后一步,独留司马相如一个人在前面。
司马相如
众人谁让前面你露了那么多次脸呢这种善意的提醒还是你来吧。
司马相如在心里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硬着头皮道“禀陛下,楚姑娘说这是历史趣谈,成仙之事毕竟虚无缥缈”当不得真。
话还没说完被刘彻挥着手打断“人家可都叫仙翁了再说,精通医理亦可延年益寿,这道理又没错。”
刘彻觉得自己可以转变思路,方士不行,他找医者总行了吧不能成仙那就养生怡年,不求千岁万岁,先活个百岁期颐。
秦朝。
嬴政听完后,将目光投向台下的夏无且,若有所思。
夏无且迷惑“陛下”
“你可能修丹方”他认真地问。
夏无且
陛下您要我当场以医入道
秦汉诸臣一同感到心累。
东晋。
被否定了求仙之愿的葛洪一脸笑眯眯地摆手,不见任何愠色或失落“没事没事,这样就挺好的,不用成仙”
成不了仙也没关系,反正他都千古留名了,和长生又有什么不同呢
唐朝。
李世民毕竟知道些关于葛洪的传说,还比较淡定,思路没有跑偏“这下青蒿素就能研制出来了吧”
屠呦呦发现了一个华点,为什么葛洪这里强调的是“绞取汁”呢她开始回忆自己先前的操作流程是不是因为我们一贯采用高温提取的方式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才使得它的疗效减损
她当机立断,选择改用熔点低的来提取,在经过三百多次的试验后,她终于成功提取出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而这一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是百分之百
终于
众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太好了成功了”
他们仿佛亲临现场一般,为后世子孙历经波折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北宋。
梅尧臣喜形于色“这个药成了能杀死血里面的虫子”
谢天谢地,可算是能解决了一想到血液里有虫子,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