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邓武论黄巾(1/4)
回到兵营,分主次做好之后。
邓武就吩咐县令陈源,向城内各个世家百姓征集粮草,又吩咐邓茂,回洛阳大仓押解粮草。
长社最少要准备足够五万大军,三月用度的粮草军需。以备不时之需,防止黄巾围城。
长社县慰陈修不解,开口问道:“将军!末将有话想说,将军为何不主动出击,剿灭这些黄巾反贼?”
邓武瞥了一眼说话的县慰陈修,本不想理他。但想了想,还需要他的兄长陈源收集粮草。还是开口解释道:“黄巾贼可是有20万大军的,我军有多少?满打满算就五万出头。其中,还有两万人马是没什么战斗力的青壮。姑且不论黄巾贼这20万大军中有多少精兵,但最起码这20万人都是青壮。更不用说黄巾贼的兵员,随时可以增加。”
这可不是邓武随口乱说的,黄巾初期,攻城拔寨的,最起码都是经过简单的训练的民兵。还有秘密训练的少部分精锐,比如:黄巾力士。
只是后来地盘大了,才会收编各路山贼和烧毁村民的房屋,裹挟未经任何训练的农夫,以壮声势。又把为数不多的精锐,下放去带领这些人马。这也导致黄巾的人员越来越杂,这才会成为后来乌合之众的代名词。
邓武在跟县慰解释,同时也在为自己部下的将领说明缘由。敌军的底细还没有查探清楚,贸然出击更是兵家大忌。
而且这些黄巾,更不像邓武所知道的那样不堪一击。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黄巾起兵之初,就迅速的在八州燃起战火,攻城掠地。一度压制官军,长达半年之久。张角和波才死后才迅速的衰落,沦为后来枭雄们的经验宝宝。
……………………
邓武判定黄巾战斗力很强,还有一个依据,就是这两天在城头上扫描敌军主要将领的属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