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借酒消愁(2/4)
他觉得这部戏的故事情节,比原时空的好上不少,更具观赏性。
当年,洪金保投资八百万港币来拍摄《僵尸先生》,因为这部戏是开创新的流派,对票房成绩毫把握,只想着不亏损就是最大成功。
但是《僵尸先生》上映后,大获成功,最终票房却超过两千万,而且获得了十二项金像奖提名,叫好又叫座。
《僵尸先生》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它移植了民初功夫片的师徒关系和斗趣情节,充满了港片纯熟的土法特技和功夫杂技。
中间还加插了聊斋式的多情艳鬼追男仔片断,有笑料,有浪漫,绝无闷场。
不过,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片中僵尸形象和桥段的趣味性。
它深入挖崛民俗趣味性,借用了湘西赶尸传说的很多细节,包括黄袍法师、压面的黄纸符、和一排排跳动的僵尸。
而且,《僵尸先生》又很细致的从清代笔记小说中取经。
首先,人之所以变僵尸,是因为死不断气,或是死得冤枉,当它感染活人阳气之后就会尸变。
其次,屏住呼吸可以躲避僵尸,这是僵尸先生最厉害的设计,以至于其台岛的片名就叫作《暂时停止呼吸》。
再次,制服僵尸的方法——桃木剑、墨斗线、黄纸符、糯米,充满道家色彩,让观众对神秘的茅山法术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至于獠牙利爪的僵尸形象、活人被咬中吸血之后也会变成僵尸则来自西方的吸血鬼电影。
而其中的一些搞笑桥段则偷师自波兰斯基的经典作品《天师捉妖》。
将这些因素揉合,形成僵尸片潮流的“文化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