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扶我起来(2/5)

“微臣是打算,在西北、荆襄、两淮、江南等地,设置盐仓。在所有产盐之地设立盐官。盐户专门生产食盐,所产之盐全部由官府收购和运销,严禁私自出售。

如此一来,便可以收到足够的税款,以供军需之用。如今关中兵马不足用,需要扩军备战,收复失地,无论做什么都需要钱。

盐税六倍于售价,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请陛下明察。”

榷盐法不是什么新鲜事,说白了就是食盐国家专卖,外加收重税!这样做的好处,是将税赋加到了暗处,是一种间接税,被收税的人感受不到。

而且还有个好处,那就是逃税的大户们,也一样要吃盐,等于是交了间接税。这样一来,便扩大了国家税收的基数。

不过坏处也很明显,一来加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负担,二来则是会养出“亦商亦盗”的盐商群体。

历朝历代用榷盐的很多,只是看似都是榷盐,里面操作细节的不同,却会导致结果大相径庭。这是一门很高深的治理学问。

话说回来,税赋六倍于原售价……多少是有点吃相难看了。

“准奏。”

李琩面色平静说道,像是没听到第五琦说的内容一般。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实行榷盐的后果会如何,朝廷要付出什么代价。

就算懂,也没什么话想说。

人各有命,百姓有百姓的命,权贵有权贵的命,帝王有帝王的命。

盐贵,那就少吃。

李琩不想替底层人操心,就像底层人也不为他的命运操心一样。

大家都是苟活着,盐税收了也不是用在他李琩身上,李琩只想当一条躺平的咸鱼。

因为现在明面上李琩是皇帝,然而他对于政务军务根本插不上手,那些大臣与各军主将,也习惯于李琩不插手了。

或许,这便是他还没被野心家杀死的主要原因吧。

虽然李琩弑父名声不太好,但是他不妨碍大家蝇营狗苟呀!

怎么能说他人憎狗嫌呢?

“陛下,微臣请奏,卖官鬻爵。”

颜真卿对李琩叉手行礼说道,从袖口里拿出一份奏折给程元振,后者将其带到李琩面前。

不管事归不管事,奏折还是要看看的。

李琩打开奏折一看,顿时心惊肉跳。

颜真卿的建议也很简单:朝廷不是没钱了么?民间有啊!特别是两淮与江南,富户多的是啊!

只不过嘛,这卖官也是有讲究的。

朝廷不卖正儿八经的官位,只卖明经科的中举资格!

只要谁肯出钱,那他就是明经科中举了,立刻拥有当官的资格(不是说就当官了)。

这玩意对于那些渴望当官又考不上科举,家里条件不错的官宦之家来说,是很有些吸引力的!

你说颜真卿卖官了么?

并没有呀,他只是卖出了“当官的资格”,但是选官的权力,还在吏部手中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